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不过也是好事,镐京那边本来就专攻大型飞机,产线拿来造战斗轰炸机太浪费了。

「对,这六批总共34架飞机,也是咱们100%使用俄方零组件生产的全部数量,后面就会逐渐采用串装件生产,逐步过渡到除了动力系统以外完全国产。」

十一号工程是华夏航空工业和苏霍伊公司之间的合同,跟造发动机的留里卡-土星没关系。

不过说到这里,何明先是停顿少许时间,又紧接着补充了一句:

「当然,等到常总那边的涡扇10搞定之后,那就连动力系统都解决了,到时候,就能完全国产化第三代战斗机了……」

「你刚刚说,除了动力系统以外,那包括飞机紧固件之类的小东西,也能一并完成国产化?」

常浩南注意到了对方提到的一些细节。

航空制造业,每一个细节里面都有可能藏着高技术。

飞机紧固件,也就是飞机上面用的螺栓铆钉这些不起眼的小东西。

但不起眼归不起眼,技术含量却并不低。

而且,一架飞机上面需要用到的紧固件种类繁多,具体的性能要求和材料使用又大相迳庭。

再加上材料和工艺类的问题本来就没什幺捷径,导致研发起来非常缓慢。

上一世甚至直到2020年左右,华夏每年还要进口大量的飞机紧固件用于生产。

「可以。」

并未经历过这一切的何明理所当然地点了点头:

「这些都属于合同内容中技术共享条款的一部分,相应地,俄方很多之前停留在纸面上的技术也会利用我们的资源,主要是计算机资源进行进一步开发。」

常浩南一边跟何明聊着十一号工程的进展,一边和一路上的几名研究人员简单打过招呼,快步走到那架飞机的近处。

然后擡起,头仔细看了看飞机上面的一些细节。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