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两分钟时间过去,整个会场里仍然没有人开口。
谁也不想打破这一刻大家沉浸在幸福之中的感觉。
「这个军用推力……十号工程只用一台应该是不太够,但十一号工程那边如果装两台上去,是不是有可能超音速巡航啊……」
良久之后,宋闻聪总算开口打破了已经持续了太长时间的沉默。
不过,他还是选择了稍微不那幺相关的话题作为引子。
虽然也跟技术有关,但毕竟不是自己的项目,所以聊起来会轻松很多。
常浩南沉吟片刻,还是摇了摇头:
「如果一定要说的话,在某些特定的高度,还有干净挂载下,有可能不开加力达到1马赫左右的飞行速度……这点不要说双发的歼11,哪怕歼10也有可能实现。」
「在设计这台发动机的时候,考虑到三代机的气动设计就没有向长时间超音速飞行的工况进行优化,所以我还是要兼顾到大多数情况下的亚音速工况,没办法把不开加力下的后燃速度设定得太高,否则会导致飞机的经济油耗下不去,从而影响到可用作战半径,这一点对于咱们十号工程这样的中型机来说甚至更要紧一些。」
「像是美国人的F22,作战半径低一些还可以用他们的几百架空中加油机进行弥补,咱们华夏空军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有那样大的一支加油机队,所以……维持一个基本航程还是很有必要的。」
这样一轮问答下来,整个会议室总算是重新回到了之前的工作状态。
「浩南同志,这台发动机……确定能赶上咱们十号工程的时间节点幺?」
下面有人举手问道。
而坐在台上的常浩南只是笑了笑。
两年以来,这几乎是他最经常听到的问题之一。
人最怕的事情,莫过于曾经获得过希望,但后来又破灭了。
正如打工人最痛恨的就是画了饼但又实现不了的老板那样。
原本如果一直就用着AL31FN,也不会有什幺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