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当然,除了如巴比奇这样的高级别专家以外,绝大多数人都不可能直接参与到航空母舰这样的海军核心项目里面。

但其它主战舰艇,包括民用船只的建造,也有他们发挥余热的空间。

虽然按照造船吨位计算,华夏已经是世界第三造船大国,但在世纪之交这会,「大而不强」可绝对不是随便说说。

高附加值的订单,多数仍然在欧洲,以及日韩手里攥着。

「这一点,老吴也在报告里面也提到了。」

常浩南回答道:

「所以我也考虑,如果这一批里面符合要求的人数确实足够多,就在友谊计划第一期1000个名额的基础上,视情况扩充一部分,尽量把这批宝贵的技术人员给吃下来。」

「不过,也是因为这次人数很多,所以他们对我们给出的条件还是有些顾虑。」

「你的意思是说……还有些不满意的地方?」

丁高恒把文件放到茶几上:

「客观来说,哪怕是跟80年代末期的苏联相比,我们国家现阶段的物质文化水平也确实有一定欠缺,但是……」

结果,他话才说到一半,常浩南就连忙摆了摆手:

「不是不是……与其说是条件不够好,我倒觉得是条件开的有点太好了。」

「老吴那边毕竟只是个搞进出口贸易的小公司,人家难免觉得不够靠谱,您也知道,苏联解体这些年来,这帮老工人被那些私人企业坑得已经很惨了,对他们有抗拒心理也是很正常的。」

听到这个解释,丁高恒直接就乐了:

「这个好办,虽然咱们官方不方便直接出面,但是可以让船舶工业系统的同志印刷一些中俄双语的册子,上面再附上咱们准备好的社区,还有工厂照片。」

「咱们国家现在什幺都缺,就这种跟苏联工厂类似的老厂区不缺,到处都是……」

尽管丁高恒并没有亲自去过独立国协国家,但并不难猜测那边职工们的心态。

过了将近十年苦日子,乍一看见这熟悉的气息和环境,要说心里没点想法,那是不可能的。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