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穿着实验服的常浩南来到小讲桌后面。
他旁边的幕布上,正投影着超短雷射加工器的基本原理图。
「各位,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就不多浪费时间了,直接从加工系统的原理开始讲起。」
常浩南微微侧过身,拿着一根教鞭指向幕布:
「整个加工设备可以分为雷射发生模块、光路传输变轨模块、多自由度移动定位模块、监测检测模块、吹气除尘模块、溶液循环模块和控制器模块七个部分,每个部分的核心零部件我已经写在PPT上面了。」
「理论上讲,这台设备安装了和我们涡扇10发动机上类似的自我检修和排障系统,就算发生错误,也会在系统中显示出问题的具体所在,但你们作为核心工程师,还是应该对设备硬体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其中需要额外说明的是,因为皮秒级雷射器并不能完全消除热加工效应,所以我们会将工件浸没于中性盐溶液中进行生产,所以吹气除尘模块暂时不需要投入使用。」
「但在量产机上面,我们可能会采用同轴喷射技术,让雷射和盐溶液同轴喷射到材料表面,这样就需要考虑吹气除尘问题……」
「……」
常浩南说着点击滑鼠,把PPT翻到下一页,开始了工艺层面的介绍:
「针对不同特性的待加工材料,我设计了一套数值计算方法,可以从表面分子动力学角度,对加工工艺的设计进行指导。」
「不过,因为计算材料学目前还处在非常初步的发展阶段,所以并非所有内容都能直接由计算得出,还是需要进行生产测试,才能最终确定具体的工艺参数,这也是本次测试的主要内容。」
「具体来说,像雷射脉宽、波长等参数,在这台工程样机上暂时无法调整,所以先放到一边,你们需要确定的,主要是扫描次数、重复频率、扫描速度、脉冲能量、给进率、给进路径、图层次数和加工环境总共八个参数……」
「……」
「有一点额外需要注意,我们的涡轮叶片并不是单一材质的,而是表面有一层隔热涂层,这对于机械加工而言区别或许不大,但对于雷射加工来说,涂层段、过渡段和金属基体三部分对应的加工工艺并不相同,所以需要对加工进行分段……」
常浩南的讲课速度,一如既往得快。
即便如此,这第一场技术会,仍然开了一整个下午的时间。
主要是,常浩南用了大概三个小时,介绍了如何应用他开发出的全新计算方法。
对于非理论出身的工程师来说,要想靠这套算法得出非常具体的结果,确实有些超出能力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