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表征对象不仅仅是待加工的半成品本身。
还有经过不同工艺处理,尤其是不同波长和脉宽的雷射处理之后的材料。
从性能上来讲,它们都只能算是工艺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废品。
但对于材料学,尤其是常浩南正在钻研的计算材料学来说,废品本身也有价值。
当然,测试肯定不需要常浩南亲自上手。
但材料型谱和相关资料库的构建,还有钛-铝-铬-铌-氧等粒子之间的作用关系,这些还是需要他做主才能搭建起来。
要说英国人这种钛合金的成分,倒也不算复杂。
Ti-47Al-2Cr-2Nb。
简称4722。
对于常浩南来说,算是一代经典产品了。
以至于在第一次看到结果的时候,他竟然丝毫都不感觉到意外。
因为即便是在上一世,它的改进型4822,也是全世界第一种投入到实际应用当中的耐高温钛合金。
只不过是由通用电气用在GEnx,也就是787的发动机上面。
至于材料本身被开发出来的时间则更早。
现在看来,之所以没有提前被应用,恐怕主要还是在加工方面遇到了极大的困难。
毕竟如果没有他的话,那遄达900大概率还是要把低压涡轮换回镍基合金。
因此,在初期准备阶段结束后,常浩南就已经做好了攻坚克难的准备。
但即便如此,后面的情况,还是有些超出了他的预期——
最早,常浩南的计划是,先用其它牌号的钛铝合金进行算法和工艺测试,像镍基合金那样先形成一个资料库,然后再尝试上手加工4722材料。
毕竟,英国人给的半成品叶片数量有限。
虽说合同中规定了,试生产过程中的正常使用不计入加工损耗当中,而且后面也可以再让罗罗提供新的样品。
但国际邮递耽误时间不说,更重要的是,条款中同样写明,所有加工废料不得随意处置,需要全部交还给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