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其实在未来的商业航天时代,别说卫星,就算火箭都能以打代测。

但那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花投资人的钱没有心理压力,而且对于失败和事故的容忍程度也更高。

眼下华夏航天的资源和局面肯定不允许这幺搞。

所以孟志中的谨慎是没毛病的。

「其实常总你也不用担心这幺多,卫星的全部运营权,包括设备在内都100%交给你,范总师他们只需要在条件充分的情况下获取一些变轨运行数据就行。」

其实常浩南这会也已经打算点头了——

毕竟自己目前的主要精力还是得放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以及中继通信链路上面,其它项目最多可以提供一些支持,但不可能去挑大梁。

「那……」

但是,就在开口的一瞬间。

他又突然想起了自己前两年刚接触海洋一号项目时听过的一件事。

「孟院士,我记得科学院那边,前两年好像在研发一个电推进设备……」

电推进,由于对工质的依赖较低,结构也比较简单,因此几乎没有化学推进带来的一系列弊端,并且可以拿出惊人(四位数)的高比冲。

唯一的问题就是推力确实是很小。

但对于卫星来说,反正太空环境的阻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推力小点无非工作时间长一些而已。

总的来算,以电推进设备普遍万小时水平的工作寿命,肯定是比传统方案坚挺得多。

如果是普通卫星,那过长的变轨时间或许还会给地面测控系统带来不必要的压力。

然而对方想要测试的正好是自主定轨技术……

简直绝配。

前世华夏的电推直到2010年代才真正上星,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地面测试其实很早就开始了。

如果能额外提供一部分资源,把时间节点提前几年应该不是问题。

不过,孟志中对此似乎比常浩南更加了解:

「我知道,金城物理研究所的LIPS-200,电子轰击式离子推进系统,40mN推力,3000s比冲,寿命1.2万小时,目前正在进行长寿命地面考核验证,预计还要进行个1年左右……」

「那不是正好能赶上幺?」

常浩南一拍座椅扶手: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