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真正核心的机体,以及翼核相关参数,别说是镐飞集团,即便是参与了研发的航空动力集团,此前也始终没有拿到过完整版本。
但现在,为了预警机的研发进度考虑,法国人显然已经不太坐得住了——
不要小看这架起飞重量不到40吨的公务机。
这是华夏过去从未接触过的领域。
虽然猎鹰8Z的起飞重量并不比一架满油满挂载的歼11B或者歼轰7A大太多,但客机和战斗机在总体设计和制造要求方面的区别很大。
比如在原来的时间线上,ARJ21在设计过程中就有不少国外企业和机构参与。
而如今,虽然藉助C808和C909,华夏已经提前掌握了基础型干线和大型支线飞机的制造,但毕竟拿的还是别人现成的设计方案,再加上沪飞的研发能力也不太足。
属于只知道怎幺造,但不知道为什幺要这幺造。
所以法国人提供的这些资料,还是有相当大意义的。
就在众人窃窃私语的功夫,这架刷着华夏国际航空涂装的飞机就已经跟随引导,停在了距离他们不远的机位上。
早已准备好的牵引车赶紧开过去,从上面跳下来几个工作人员,把牵引杆连接在了前起落架上。
在机上人员下来之后,他们需要用最快的速度把飞机转移到预先安排好的总装车间内。
就在那架仍然在测试当中的空警2000隔壁。
很快,飞机舱门向下打开。
但首先从里面走出来的,竟然是个华夏面孔。
紧接着,才是迪迪埃·卡索雷率领的达索和泰雷兹联合代表团。
作为联合研发的产品,后两者也将在镐飞集团全程参与原型机的改进工作。
还是梁绍修首先认出了那名华夏人:
「刘总师?」
他迎上前去,和对方握了握手。
而法国人则顺势交给了接待部门的同志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