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但现在,新风洞计划在2007年左右就投入使用。

由于已经有了JF8和JF10,又不可能回头去叫JF7。

所以干脆,(12+16)/2=14……当然,常浩南对外的说法是,希望能重现当年JF4风洞对于我国高超音速研究事业的推动作用……

而在姜宗霖的表态结束之后,其他人见常浩南没有马上进入总结的意思,便照例开始发表各自的意见。

「两年以内……」

坐在会议桌中间位置的黄锐松首先开了口:

「那常院士,我们是不是考虑在中间这段时间,先依托现有条件进行一些技术探索?」

眼见并没有人对自己的说法表达反对,他又进一步继续道:

「我们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就一直在进行亚燃冲压发动机的研发,虽说中间几个型号都没能批量装备部队,但也积累下来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和测试数据,尤其在整体式冲压发动机飞弹的设计领域。」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们可以先开发一种速度在4马赫左右,介于普通超音速和高超音速之间的试验弹,进行一些地面测试……」

然而,他刚刚说到一半,对面另一名同样来自航天科工,但属于不同研究院的代表张福忠,就表达了反对意见:

「锐松同志,我理解你对当年连续三种超音速飞弹下马感到惋惜,但我们要搞的毕竟是正儿八经的高超音速研究……」

「亚燃冲压和超燃冲压之间的差别我想你比我更加清楚,如果真按照你的建议从4马赫开始搞,我相信确实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出成果,但那岂不是成了挂羊头卖狗肉?」

黄锐松是当年包括C101在内一系列超音速反舰飞弹的副总设计师,提出从亚燃冲压开始搞,虽然确实有弥补当年遗憾的想法,但也绝对不完全是出于私心。

被这样直接反驳,难免有些挂不住面子:

「福忠同志,虽然亚燃冲压确实不能和超燃冲压相比,但在结构优化和控制率设计这些方面,总归还是有值得借鉴的地方……更何况现在还没有实际可用的超高速风洞,也没有条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总不能未来两年时间都一直搞理论吧?」

其实常浩南本就打算趁着今天开会的机会,把后续第一阶段的任务给部署一下。

只是没想到同志们这幺有积极性,提前把这个环节给启动了。

「咳咳——」

为了避免两个人吵出火气,他赶紧轻咳两声,让整个会场重新归于平静。

「黄研究员说的有道理,在风洞研发的这段时间里,我们也不可能无动于衷……应该进行一些条件允许的测试项目。」

听到这里,刚才还一脸紧绷的黄锐松不由得面露喜色。

甚至还特地朝着张福忠的方向看了一眼,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