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他却突然来了个转折:
「不过我这个方案绝对是认真的。」
此话一出,欢声笑语中的众人也重新严肃起来。
「虽然我确实听说611所那边计划用柔性蒙皮来制造四代机DSI进气道的鼓包,但也只能在比较小的幅度范围内进行调整……咱这个宽速域乘波体的两个下表面差异还是挺大的,不太可能光靠蒙皮的调整来实现吧?」
付长胜瞄了一眼坐在主位上的常浩南,见后者也是一副认真倾听的样子,才放心继续道:
「柔性蒙皮材料我也考虑过,但对于温度比较敏感,无法支持高超音速条件下的热负荷和气动负荷,所以还是需要机械结构……比如把类乘波体和可伸缩的菱形翼进行组合,相对低速飞行时机翼伸出,与下表面共同提供升力,高速下把机翼收进内部,变为纯粹的乘波体构型。」
本来只是露个面,原则上并不参与设计工作的姜宗霖也有点绷不住:
「真要搞变后掠翼啊?」
通过不同渠道搞回来的F14和图160,算是弥补了华夏没有装备过变后掠翼飞机的小小缺憾。
但真要在21世纪整出个变后掠翼飞行体,还是高超音速的……
想想还是有点抽象。
「非要说是变后掠翼也没错,只不过不是传统的滑套式结构。」
付长胜解释道:
「比如一部分机械超材料,可以在受到不同方向的拉力时表现出不同的形态转换特征,很适合用来做这种只有两个形态变化的机翼结构……」
「……」
一时间,针对这个听上去有些离谱,但细想之下又好像挺合理的方案,众人展开了激烈而精彩的争论。
直到常浩南清了清嗓子,准备发言。
会议室里顿时安静下来。
「我最近碰巧对计算材料学有些研究……机械超材料虽然是最近比较热门的一个研究方向,但具体应用层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对于我们来说,新技术带来的风险实在有些大……」
其实到这里,就已经不用继续讨论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