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都是塔台指挥人员沟通的,我们根本没出声……再说空37团的5号机和6号机也不是第一次飞咱们这了,对情况应该很熟悉,不会冒险的……」

民航在蓉城对80-100吨级别双发飞机降落的能见度要求是跑道视程不小于550米,但这一数字显然留出了非常充分的冗余度。

杨韦嘴唇动了动,似乎还想说点什幺,但最后还是没有开口。

运输机飞行员的日常训练本身就包括低能见度盲降,加上黄田坝机场的跑道也没有其它飞机要用,所以起降条件必定更为宽松。

也恰好在此时,半空中传来一阵发动机的轰鸣声。

随后便是起落架和机翼上的灯光穿破薄雾,在丁达尔效应的影响下形成一道明显的光柱。

直到触地之前的最后时刻,运输机那浅灰色的机身才逐渐显出全貌,完全打开的减速板和机轮张牙舞爪,如同一只冲破封印的猛兽。

这种最新的双发中型运输机才正式装备部队一年左右,尤其还配套装备了全新的动力,按照过去的节奏,应该还处在换装阶段,对于载重、起降条件和航程等飞行参数会有一定限制。

不过,上半年突如其来的救灾需求打乱了一切按部就班的计划,全军几乎所有能动弹的运输机轮番出动,负责空投物资或者输送人员和装备。

最终证明,运9有着比运8乃至伊尔76更高的出动率和更低的每飞行小时直接维修工时,在高强度的飞行作业下,甚至能接近民航客机的水平。

大多数运8当然都是十年以上机龄的老家伙,没什幺参考价值,但伊尔76总归有不少是5年内新生产的。

如此对比之下,新型号相当于直接渡过了适应期,而率先吃螃蟹的两支部队也瞬间成为香饽饽,开始逐渐承担起中等载荷和距离的主力运输任务。

……

与此同时,在后面第二架06号机的货舱里,刘永全正透过舷窗上凝结的冰花,看见跑道尽头巨大的机库轮廓缓缓展开。

在他身后不远处,一台进气口被防静电迷彩布包裹住的涡扇10G发动机固定在专用运输托架上,银灰色的尾喷口壳体在昏暗的舱灯下泛起冷光。

实际以运9的载重能力和容积空间而言,两台发动机和不到二十名技术人员,只需要一个架次就能完成运输。

只是出于风险分摊的考虑,才特地安排了两架飞机。

这当然不是刘永全第一次来到蓉飞,但却是第一次带着由自己主持设计的型号来此进行交接。

跟过去单纯交流工作的感受完全不同。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