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十五分钟后,一行人下车来到主楼入口,彭觉先整了整领带:「先去见舒尔廷女士吧,把正事办完。」

尤利娅·舒尔廷的办公室在五楼东翼,宽敞的落地窗外可以俯瞰整个反应堆建筑群。

这位年仅四十岁出头的荷兰女性有着典型的日耳曼面孔,金发一丝不苟地盘在脑后,握手时力道恰到好处。

「彭院士,欢迎您的到来。」

她的英语带着轻微的北欧口音:「在这段时间里,方教授团队的工作已经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严谨细致的工作是我们一贯的追求。」

彭觉先做出礼节性的简短回应,然后递上密封的文件袋:

「这是涉及反应堆安全内容的测试申请报告,包括贵方要求的应急处理预案。」

舒尔廷接过文件,指尖在封条上停留片刻:

「我之前就注意到,你们采用了非传统的释氚模块。」

大家毕竟都在一个研究中心低头不见擡头见,大方向上的技术选择基本都相互保持透明。

这也是成立ITER的原本目的。

当然,具体的氚释放技术因为有可能涉及到武器级应用,所以在五常的「建议」之下严格保密,就连荷兰方面都无权接触。

「基于前人的一些工作。」彭觉先平静地回答,「我们认为传统的固体释氚机理可能存在漏洞,否则之前的那幺多实验不可能总是毫无收获,而液体释氚剂在工程上又存在不足。」

房间里的空气似乎凝固了一秒。

欧洲人向来对中国在聚变材料领域的进展将信将疑,尤其彭觉先口中的「传统固体释氚机理」正是由欧洲科学家,或者严格来说,是法国和荷兰科学家合作提出。

但舒尔廷又不得不承认,对方的分析也很有道理。

「我们会在三天内给您答复。」

舒尔廷最终说道,将文件锁进身后的保险柜,「今天下午三点,安全主管会带您参观HFR控制中心。」

离开办公室后,方鉴明长舒一口气:「她比传闻中和善多了。去年韩国团队来的时候,据说被刁难了整整两周。」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