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两艘船的体量相差近十倍,显然不可能简单进行类比。
「航海部门报告,导航系统、通信系统和气象雷达全部正常。」
航海长的声音紧接着传出。
张铮的目光转向舰艏右侧的武器平台,同时把联络频道切换到了武器系统负责人:
「防空飞弹和近防系统?」
导水长的声音混杂着风声,没有前面两位那样清晰:
「红旗-10防空飞弹系统已完成模拟锁定和发射测试,1130近防炮的雷达跟踪系统校准完毕,反应时间比上次海试缩短了差不多半秒。」
这些常规汇报并没有让张铮产生什幺情绪波动。
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舰长,他对这些系统了如指掌。
真正让人格外牵挂的,是那些他,或者说整个华夏海军都还相对陌生的航空作业系统——
也是将决定辽省号能否真正成为一艘战斗航母的关键。
「舰务长,报告情况。」
张铮转向站在一旁的林志远上校。
后者的任务相对复杂,因此在历次试航中都是当面汇报。
林志远翻开手中的检查表:
「报告舰长,飞机升降机和弹药升降机已完成100次载荷测试,未出现卡滞现象;阻拦索的电磁阻力模块进行了50次模拟受力测试,最大缓冲能量达到设计标准的120%;助降系统的菲涅尔透镜光学着陆系统已完成海上动态标校,雷射测距仪精度达到±0.1米。」
张铮注意到林志远停顿了一下:
「还有呢?」
「航空燃料储存系统已完成压力测试,所有阀门和管道密封良好;弹药库和机库的环境控制系统运行正常,温度维持在18±2℃,湿度45%±5%,盐雾含量和酸性指标均优于国军标要求。」林志远继续汇报,「我们和船厂技术人员分别进行了两轮检查,所有惰性模拟弹经过拆解验证,没有发现任何结构腐蚀或电路失效问题。」
对于一艘已经服役的航空母舰来说,上面的很多部分实际应该由航空作业部门负责检查和维护。
但他们毕竟还在试航阶段,所有属于「船上设备」的部分都和舰务长有关。
直到这时,张铮紧绷的眉头才稍稍舒展。
辽省号将在入列服役后立即进行首次舰载机起降试验,中间几乎没有调整的时间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