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细小的问题都有可能导致这一历史性时刻的推迟。
「很好……」
就在此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舰桥外响起,打断了舰长的指示。
很快,一名穿着蓝色工作服、戴着黑框眼镜的中年男子出现在舱门口。
是来自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的驻舰代表郭春雨主任。
「你回去之后,跟机电长再对接一下相关工作……」
舰长示意林志远离开,接着转向门口:
「请进吧,郭主任。」
「张舰长,打扰了。」郭春雨的声音温和但透着专业,「我们的大气传感器阵列已经全部安装完毕,可以开始进行海上实船气流场测量了。」
张铮转头望向另一侧窗外,看到原本平整的飞行甲板上如今竖立着数十组鞭状传感器,每隔约15米就有一组,让这艘外形简练的巨舰看上去像一只炸了毛的刺猬。
除去桅杆部分以外,多数水面舰艇并不会特别细究流体动力学层面的设计,但航空母舰要考虑到飞机起降问题。
尤其在高速航行过程中,不对称的舰面设计往往会导致甲板风极不规则,加上舰载机又不是平行于舰艇的航向降落,无疑使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而郭春雨一行人,就是在尝试破解这个问题。
「我看到了,郭主任。」
张铮点点头,随即拿起舰内通讯器,按照事先制定好的方案下令:
「各部门注意,加大轮机功率,改变航向至180,以最大速度逆风航行,准备配合气流场测量……」
「……」
随着命令下达,各部门负责人迅速回到各自岗位。
舰桥内也很快变得忙碌起来。
「郭主任,这些数据能在入列仪式前处理完吗?」
张铮压低声音问道,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控制台。
郭春雨推了推眼镜,回答道:「请张舰长放心,这个项目是我们院目前的最高优先级,只要不出现极端天气或其他意外,肯定能在期限内完成。」
或许是看出对方眼中仍然存在疑虑,郭春雨又紧接着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