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牧春见状准备出门回避,但常浩南瞄了眼来电显示,发现是火炬实验室打来的电话,遂示意对方留下。
「老师,我是栗亚波。」
听筒那边传来熟悉的声音。
「亚波?」
常浩南有点奇怪,确认今天既不是组会日也不是报销日:
「有急事?」
栗亚波也知道自家导师的风格,于是开门见山:
「老师,前年从咱们课题组毕业的一个博士,叫史文强,您还有印象幺?」
火炬实验室如今的规模已经相当惊人,但常浩南亲自带领的核心课题组仍然维持了相对精炼的体量,因此他只是略微回忆了一下便找到结果:
「一个冰城工业大学来的普博,研究大尺度气流场仿真和评估的?」
确定常浩南对这个人还有印象之后,栗亚波才继续道:
「史文强今天联系到我,说他们需要紧急计算一艘……大型全通甲板舰艇的表面气流场,但测量特征长度超过300米,对应的计算域长度则达到15000米,网格划分量和计算量都非常大,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因此希望能得到您的帮助。」
300米长的「大型全通甲板舰艇」。
就差把身份证号给报出来了。
常浩南听罢,沉思了几秒钟:
「我确实有一些办法可以增加N-S方程解析解的精度,从而减少圆柱绕流问题的计算量,但都只在比较高的速度下进行过应用……在水面舰艇典型的30节航速下,边界层特征跟航空问题不同,没办法直接套用。」
他本来想说让对方把数据给他发过来,但一想那个「大型全通甲板舰艇」的体量,又觉得这幺干可能还不如他人去一趟——
正所谓世界上最快的信息传输方式,是一辆装满了硬碟在高速公路上疾驰的重型卡车。
于是转而问道:
「他们已经开始走合作申请程序了幺?」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看上去是在询问对方。
十几秒钟之后,栗亚波才回答道:
「已经提交申请了,但是您知道这种项目……层层审批,恐怕得一段时间。」
「这不要紧,你跟海军那边打个招呼,就说我准备亲自去一趟连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