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艘左右不对称的大型舰艇而言,出现这种情况的理由只可能有一个。
舰岛干扰。
哪怕是个外行都能猜到。
关键在于,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常浩南手指在键盘上飞舞,调出一组复杂的方程:「舰岛产生的低马赫数乱流场存在明显的尺度效应,传统的RANS模型无法准确捕捉这种大尺度低速分离流,而风洞也不可能用一个1:1的300米长航母模型来吹,所以模型计算结果会和实际数据产生一定的……无规律偏差。」
郭春雨推了推眼镜,也知道了自己的疏漏到底在何处。
空气动力研究院本身是个研究航空的单位,而飞行器的速度更快,尺度又相对较小,所以这种偏差基本可以被忽略。
但放到船上就不太行了。
此时,常浩南总结道:
「归根结底,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辽省号的舰岛体积太大,位置又相对靠前,恰好导致舰岛尾流场最强的地方对应飞机的着舰区域。」
周围人的脸色凝重起来。
显然,这是个不可能解决,至少不可能在辽省号上面解决的问题。
1143.6的壳子是现成的,别说现在已经快要服役,就算改造最开始就知道这些细节,也不可能把舰岛给拆了——
实际上,实船气流场测量之所以在任何国家都属于非必要的补充科目,就是因为这个过程完全是马后炮。
你需要先把航母造出来,然后才能测量实船气流场。
但这时候就算测量出来有缺陷,也不可能再把航母拆了重造。
只能等下一艘再改。
而大部分国家本来就只有1-2艘航母,完全犯不上折腾这一遭。
「有个提醒总比没有要好。」毕奉春宽慰道,「我会提醒飞行员们,格外注意右倾角和右侧风……」
这个时候,常浩南突然用力敲了一下键盘上的回车键。
清脆的声音在寂静的计算中心里显得格外突兀,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我可以给出一个专门对低马赫数和大尺度流场进行修正的大涡模拟湍流模型。」
常浩南调转屏幕,把上面密密麻麻的计算结果展示在众人眼前:
「虽然辽省号的原始设计无法修改,但可以把这个模型和助降系统联动,虽然还是无法应对现实中可能发生的无数种情况,但至少能让飞行员对可能出现的乱流有所准备。」
郭春雨擦了擦头上的汗:「可是是常院士,如果改用LES大涡模拟,计算量会呈指数级增长……」
「所以我们只对舰岛附近区域采用LES,其他部分仍用RANS。」常浩南快速画出一个示意图,「这里,这里,还有这里,设置过渡区。郭主任,我需要你们重新划分计算网格,特别是舰岛后方50米范围内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