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

郭春雨立即组织团队开始工作,计算中心的气氛变得紧张而有序,工程师们分成三班倒,确保计算不间断进行。

常浩南却始终没有离开主控台,他的思维仿佛与计算机融为一体,不断调整参数,优化算法。

凌晨三点,杜霖悄悄走进计算中心。

他本想询问进展,但看到常浩南已经靠在椅子上休息之后,选择绕开主控台,来到正在处理参数的郭春雨旁边。

「怎幺样……能做到吗?」杜霖有些不确定地问。

「理论上可行。」郭春雨低声回答道,他手里拿着一份刚列印出来的计算结果,「常院士的混合LES-RANS模型已经将平均误差降到了12%……」

「不,还不够。」这个时候,常浩南却突然从后面冒了出来,「我们需要考虑另一个因素——舰体运动与气流的耦合效应。」

他快步走向白板,抓起一支马克笔:「舰岛尾流场不仅受风速影响,还与舰体横摇、纵摇运动相关。这是一个六自由度的耦合问题……」

随着常浩南的笔在白板上画出一连串复杂的方程,房间里的工程师们逐渐围拢过来,有人开始小声讨论,有人则快速记录着关键点。

「所以我们需要在模型中增加舰体运动模块?」史文强问道。

常浩南点头:「而且要实时更新,结合航母上的姿态传感器……我是用的航空名词,但应该有类似的东西。」

「当然,姿态参考系统精度达到0.1度。」

「完美。」常浩南转向郭春雨,「重新设置边界条件,将舰体运动参数作为时变输入,准备新一轮计算。」

……

当清晨的阳光透过计算中心的窗户照射进来时,屏幕上终于生成了新一轮的结果。

「误差降到多少了?」杜霖的声音传来。

他显然也是一夜未眠,军装依然笔挺,但脸上的疲惫无法掩饰。

「8.3%。」常浩南揉了揉太阳穴,「这是目前能达到的最佳结果,对于有人机肯定是没问题了,无人机幺……」

他想了想:「悬。」

「要想进一步降低误差,只能从硬体入手——缩小舰岛体积,同时改变位置。」

这句话,显然若有所指。

杜霖也立即反应过来。

他坐到常浩南旁边,说道:「国产航母已经确定使用综合电力系统,不再对轮机舱的位置有硬性要求。」

常浩南闭目养神,但嘴上却接着补充:「但要想实现类似于核动力航母那样的舰岛效果,还需要搭配体积更小、尾气排放量更少的重型燃气轮机才能实现。」

「关于这一点,我无法拍板。」杜霖摇了摇头,「但我会将情况向上级进行汇报,作为决策过程中的重要参考。」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