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在充满了氩气的手套箱里,涂覆、烘干、封装,一气呵成。

然而,当第一批充放电数据呈现在屏幕上时,实验室内的温度仿佛骤降。

起始容量、倍率性能、循环稳定性曲线……与之前用传统方法制备的普通钴单原子催化剂相比,各项关键指标提升幅度微乎其微,甚至在某些高压区段表现更不稳定,远未达到理论模拟预测的飞跃性提升。

王令骁盯着几乎重迭的曲线,语气挫败:「雷射参数、温度窗口、前驱体浓度都是严格按常院士优化后的方案执行的……怎幺宏观性能毫无起色?」

他看向张韬。

「工艺本身是成功的,至少证明了我们能在宏观尺度实现雷射诱导薄膜收缩自组装这一技术路线,产率也达标。问题很可能出在产物的微观质量上……」后者面色倒还保持着沉稳,只是拿起一片样品在强光下观察,「我们以为的有序阵列,可能并未有效形成,或者结构存在严重缺陷。」

稍作停顿之后,他又果断指示:「立刻取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样品,让人送到孙研究员那边去!」

……

当天晚上,样品通过人肉快递的形式被送抵孙飞团队。

那台由进口TEM和APT设备经过破坏性改造、牺牲了原位同步和部分精度、专为稳定材料设计的「缝合怪」仪器全力运转,终于在数小时后,给出了初步的三维成像结果,并在第一时间传回了连海。

王令骁看着屏幕上APT三维点云图与TEM结构图像的迭加结果,心沉到了谷底。

想像中连绵有序的钴原子链踪影难觅,超过95%的观测区域显示,锚定的钴原子呈现出孤立的点状或极其短促、断断续续的碎片化「链」,平均长度不足理论设计值的十分之一,断裂率高得惊人。

「原子链断裂率超95%……」王令骁挠了挠如同鸡窝的头发,吐槽道,「这根本不是有序阵列,是原子碎片……」

显然,结果正如张韬推测的那样——

所谓「阵列」,名不副实。

随后几天,整个实验室在张韬的带领下如同精密仪器连轴运转,反复调试。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