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情况和我们预判的非常接近,甚至可能更复杂一些。欧盟内部,在债务和经济双重压力下,分歧不是在弥合,而是在加剧,已经严重拖累了我们协议签署的最后一步……」
他打开随身的平板电脑,调出几份文件。
「技术层面,无论是AE1500发动机的适航审定本身,还是CAAC与EASA之间关于互认的技术条款、程序细则,所有实质性的、需要专业能力解决的障碍,都已经完全扫清。可以说,就等最后那几页纸的签字盖章。」
游旭作为商务官员,对航空技术细节并不精通。
他更关注的是影响:「俊山同志,这种拖延,对我们实际业务的冲击如何?」
「非常大。」
李俊山的回答极为直白:
「原本,AE1500开始装机测试的时间比主要竞争对手PW1200G早了差不多八个月,这是我们争取市场窗口期的关键优势。但现在,这一优势已经缩小到了60-80天左右,甚至不排除普惠-MTU联盟率先完成认证投入商业运营的可能……」
他是航空动力集团的工程师出身,因此下意识关注技术层面,并没有真正回答到点子上。
但游旭毕竟初来乍到,又不是工建委一系的人员,实在不好继续追问。
好在,坐在后排的任炳达及时接上话:
最⊥新⊥小⊥说⊥在⊥⊥⊥首⊥发!
「空客A320neo项目已经明确将AE1500作为首航动力选择,所以发动机认证的拖延也直接卡住了A320neo的适航审定进程,进而导致下一代A330neo的设计进度也受影响。」
简短的转折过后,他直接说到了游旭最关心的部分:
「庐州航空产业园之前费了不少事才通过首批生产认证,现在是A320和A330的亚洲总装基地,预计会生产这两种飞机总产量的至少1/4,设备物料人工都已经投进去了,每多拖一天都是损失。」
这下子,后者就有概念了——
庐州的航空产业综合体直接提供了不少于五万个就业岗位和上千亿人民币的产值,相关配套辐射全省乃至整个长三角,几乎以一己之力把当地GDP带进全国前十,总算让庐州这个皖省省会有名有实。
可以说半点不容有失。
任炳达顿了顿,语气更加严肃:
「还有,沪飞集团其实在年初就已经完成了新一代干线客机C919的预研和技术准备,只等着适航互认协议落地就立项启动,这样可以成为第一种完全按照新标准进行设计和制造的飞机,但现在也很可能面临推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