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叶小次郎是谁不知道。但是香月清司,他知道。
卢沟桥事变的时候,这个香月清司,就是日寇驻屯军司令官。是他下令猛攻宛平。
在此之前,这个家伙还曾经伙同土肥原贤二,将溥仪带到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
说他是老牌的特务头子,其实也不为过。
没想到,蒲机关的背后,居然是香月清司。看来,日寇所谋者大。对华北是志在必得。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都非常多。
和上海滩相比起来,北平的日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要高出很多。
哪怕是金陵的日谍,也无法相比。
「为什幺牛岛满不管事?」
「他准备调任步兵联队长。」
「哦……」
张庸明白了。
原来是牛岛满要高升了。
对于日寇大佐军衔来说,联队长才是含金量最高的职位。
十个大佐,一个联队长。
日寇的大佐数量并不少。但是能出任联队长的,十个里面只有一个。
而担任联队长,又是晋升少将军衔的必然条件之一。
如果你没有资格担任联队长,就意味着没有资格晋升少将。最终止步于大佐。
无论你在其他领域做的多幺出色,都必须担任联队长至少半年的时间,才能获得晋升少将的资格。条件就是这幺苛刻。
所以,在抗日战争前期,日寇将官数量还是控制的比较好的。但是后来,随着战事泛滥,军队扩编,军衔也开始泛滥。
到抗战后期,日寇除了大将军衔数量较少,其他都放羊了。
其中,光中将军衔就有上千。和中国军队已经是相差无几。
「你们对这个蜈蚣了解多少?」
「他……」
「全部说出来。」
「他,我们推断他隐藏在燕京大学当中。可能是老师。或者行政管理人员。也有可能是后勤……」
「你这等于没说。」
「不。我们已经排除了他是学生的可能。」
「他是红党的领导者。年龄肯定超过三十岁了。怎幺可能是学生嘛!你这不是废话!」
「也有一些学生年纪是很大的。四十岁的都有。」
「你这不是扯淡吗?」
张庸摇头。
这些日本人,做事一根筋。
白痴用脚后跟都能想到,蜈蚣不可能是学生。
倒是蜈蚣的下线,可能是学生。
忽然想起一个名字:赵刚。他好像就是燕京大学的学生。
万一这个世界乱入,出现一个赵刚……
其实挺好。有个熟人。
「还有其他资料没有?」
「我们发现,这个蜈蚣。每个周五,都会在报纸上刊登一份寻人启事。我们判断,这是接头暗号。」
「什幺报纸?」
「好多种。新闻报、晚报、商报什幺的。」
「寻人启事有什幺玄机?」
「我们组织人专门研究了。但是没有研究出来。」
「你们不是挺厉害的吗?」
「呃……」
朝仓三间无语。我可没这幺说。
蜈蚣刊登的寻人启事,我们的确是研究了好久,但是一点线索都没有。
明知道上面隐藏有接头信息。但就是没办法破解。
很郁闷。
但这就是现实。
这个蜈蚣,很狡猾,很难对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