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瑟的眉头瞬间皱了起来,他拿出揣在上衣兜里的放大镜,一字一句的读了下去。
蒙特娄消息:本报记者援引《魁北克邮报》,下加拿大爱国者党领袖帕皮诺近日于圣丹尼斯地区召集大批民众举行游行抗议,要求在下加拿大建立责任政府。
帕皮诺在集会中公开揭露了下加拿大副总督弗朗西斯·邦德·海德爵士在1836年竞选期间策划的政治暴力与舞弊事件,并猛烈抨击下加拿大托利党通过的无视「君主驾崩即解散议会」惯例的法案,强行延长自身任期。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位下加拿大政坛领袖还在集会中号召民众反对内务大臣约翰·罗素勋爵针对加拿大问题提出的《十项决议》。据信,本次集会中出现大量反英标语,部分年轻人大规模焚烧乔治四世肖像和英国国旗,并拒绝承担纳税义务。
在这场合法性危机中,大西洋经济圈正面临着陷入全面衰退的窘境,其中以农民群体遭受的打击尤为深重。他们刚刚艰难熬过1836到1837年的大范围歉收,如今又面临商人追讨旧债的诉讼,这使得大量民众陷入赤贫境地。
报导称,上加拿大与下加拿大海外省的改革派已经分别成立了激进的民主政治联盟。在下加拿大,爱国者党组织成立了「自由之子社」,而上加拿大则在爱国者党领袖威廉·麦肯齐的协助下,也组建了多伦多政治联盟。
目前,下加拿大总督达拉莫伯爵尚未对局势公开表态,但据知情人士透露,唐宁街10号的首相官邸与殖民事务部近日已收到达拉莫伯爵的紧急来信,要求内阁给予其明确授权与军力配合,以防地方政府产生动摇。
值得注意的是,有传言称,帕皮诺方面或已与美国共和分子秘密接洽。
亚瑟的手指在那则豆腐块上停留了几秒,他自言自语道:「帕皮诺、麦肯齐、要求责任政府……还有军力授权……」
说到这里,亚瑟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不知道为什幺,他感觉自己的心脏隐隐发痛,或许是因为他联想起了一些不太美好的回忆。
不过,很快他就调整过来了。
这篇文章乍看上去好像只是又一次的殖民地暴动事件,寻常伦敦人可以把它可以用作今天茶余饭后的消遣。
但是作为达拉莫伯爵的好学生,亚瑟从字里行间读出的潜台词可就复杂多了。
因为他深刻的明白达拉莫伯爵的个性,在他印象中,这位自剑桥毕业后便一路直升的伯爵,是那种即使坐在火山口上也要选用干净墨水书写辞令的人。
哪怕是1832年议会改革前夜,在伦敦出现暴动时,达拉莫伯爵也从未提过诸如「军事干预」这类的粗暴字眼。
然而,现如今,这位贵气十足、习惯提笔斥责,却从很少沾染血腥的傲气贵族,居然向白厅发出了「请求军力配合」的要求?
这只能说明,下加拿大的情况恐怕不是一般的不乐观,而达拉莫伯爵也是真的急了。
他下意识地合上报纸,轻敲着自己膝盖,担忧着这位伦敦大学系第二大靠山的命运。
但是,片刻之后,亚瑟突然又止住了敲击膝盖的动作。
他的眼里闪过了一道清明。
或许……
这起加拿大风波,正是伦敦大学这条船即将触礁前,出现在水面上的一根浮木?
如果达拉莫伯爵能成功化解这场殖民地危机,不靠血腥镇压、不陷入政党泥潭,却又能稳住局面……
那幺,他便不再只是个简简单单的上院议员,而是新帝国时代的调停者,是威斯敏斯特宫、唐宁街、白金汉宫三方都得感恩戴德、顶礼膜拜的天降伟人。
倘若布鲁厄姆勋爵注定要倒下,那幺,恐怕再没有比达拉莫伯爵更适合接住这面旗帜的人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