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则懒洋洋指了指自己店里悬挂的赊帐小黑板:「老卫兵倒是不拖欠,比现在好些赖帐的强!」
一个顾客心虚地拎着东西快步离开,丢下一句话:「哼,再强有什幺用?最后还不是被打断腿?要我说,人老了就得认命,别惹事……」
老板娘最后下了个结论:「故事不错,就是太晦气了。看完心里堵得慌。」
然后她把报纸重新叠好,准备一会买菜的时候用来包鱼。
————
第七区一家名为「辩论家」的咖啡馆里。几个年轻人挥舞着报纸,情绪激昂:「看见没?这就是波旁狗崽子们干的好事!解散军队,监视老兵!共和国万岁!清算那些混蛋!」
而另一位老绅士则不同意,他用手杖敲了敲地板:「哼,《小巴黎人报》登这个?居心叵测!这是在煽动对旧时代的仇恨!抹黑陛下的政府!」
一个戴着便帽的中年人冷冷说:「这只能说明共和国做得还不够!要建立更好的老兵抚恤制度!」
立刻就有人反驳:「得了吧!这是前朝的债!是拿破仑把法国拖入战争泥潭留下的烂摊子!凭什幺要共和国买单?」
「这是波拿巴主义的哀鸣罢了!」
「错了,这让共和国的冷漠暴露无遗!」
「辩论家」咖啡馆老板则微笑地看着这一切,丝毫没有劝阻的意思。
————
对于《小巴黎人报》的读者来讲,他们并不关心《老卫兵》的文学价值,也看不到福楼拜眼里那预示着未来小说发展的艺术道路。
他们在乎的是小说里那些让自己共鸣或者厌恶的部分。
但他们都记住了一个名字——「莱昂纳尔·索雷尔」,来自索邦文学院的一个大学生,写出了这篇被广泛讨论的佳作……
「啪!」巴黎警察局的局长阿尔贝·吉戈将这一期《小巴黎人报》扔在桌上,用手指点了点上面《老卫兵》的标题和作者莱昂纳尔·索雷尔的名字。
他气呼呼地对桌子另一边满脸贼笑的男人说:「加里布埃尔先生,你的《喧哗报》怎幺就不能刊登几篇像莱昂纳尔·索雷尔这样贫穷、正直,又有才华的年轻人的作品呢?
《颓废的都市》……我的天哪,你真的想上法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