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昂纳尔看着同伴们脸上那种混合着疲惫、兴奋和收获感的复杂神情,知道文学与公众的关系,从今天起,或许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
正如莱昂纳尔所预料的那样,「梅塘七子」开天辟地的签售活动,立刻成为了巴黎所有报纸争相报导的头条新闻。
舆论迅速分化,掀起了一场关于作家身份、文学价值与商业营销的大辩论。
赞誉者将这个活动称为亲民之举,甚至是文学民主的胜利。
《费加罗报》以醒目标题报导——《文学走入人群:梅塘作家团体开创性签售活动震动欧洲》:
【昨日,「沙尔庞捷的书架」上演了感人至深的一幕。
左拉、莫泊桑、索雷尔等七位杰出的作家,勇敢地走出了私人沙龙,与他们忠诚的读者进行了长达八小时的面对面交流。
这不是谄媚,不是市侩,而是共和国精神在文学领域最生动的体现!这标志着文学真正属于人民时代的到来!】
《共和国报》的评论更为激昂,标题也充满战斗气息,《粉碎精英主义!梅塘七子以签名向旧文学秩序宣战!》:
【当左拉先生为工人签名,当莫泊桑先生与女店员交谈,当索雷尔先生接受远方来客的致敬时,他们践行的正是共和精神!
这是对那些仍将文学禁锢在贵族沙龙里的保守派最响亮的耳光!
「沙尔庞捷的书架」门前排起的长队,就是人民的选票,宣告了进步观念的彻底胜利!】
有夸的就有骂的,不少报纸和评论员,都抨击这个活动粗俗市侩,有辱斯文。
保守派的《辩论报》的标题就充满了讥讽,《作家还是售货员?》:
【什幺时候开始,受人尊敬的作家先生们需要像百货公司的促销员一样,坐在街边兜售自己的产品了?
文学创作是神圣的精神活动,需要距离感和神秘感来维持其权威性。
如此大规模地与公众亲密接触,甚至迎合他们的签名需求,无疑是将艺术庸俗化、商品化。
「梅塘七子」,更像马戏团里的七个小丑,在出版商的指挥下粉墨登场,用签名吸引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