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排队的民众,有多少是真正理解文学的真谛?这是文学的堕落,是巴黎文化品味滑坡的明证!】
争论在短短几天时间里,就席卷了巴黎所有的报纸和沙龙,使得《梅塘夜会》和「梅塘七子」的名声以爆炸性的速度传播开来,远远超出了文学爱好者的圈子。
紧接着,「沙尔庞捷的书架」书店的门槛几乎被各地书商派来的代表踏破。
来自里昂、马赛、波尔多的订单雪片般飞来,要求紧急加印《梅塘夜会》。
乔治·沙尔庞捷只好指挥印刷厂日夜不停地开工。
紧接着,更令人惊叹的邀请函开始抵达各位作家,尤其是左拉和莱昂纳尔的手中。
伦敦最大的连锁书店「哈查兹」发来正式邀请,热情邀请「梅塘七子」全体或至少主要成员访问伦敦,举行签售活动。
他们承诺提供往返巴黎、伦敦的一等车厢和舱船票、伦敦豪华酒店住宿,并支付一笔相当可观的「出场费」。
维也纳的「胡格&曼出版社」也不甘落后,邀请他们前来,承诺安排签售、沙龙座谈,甚至出席宫廷音乐会。
圣彼得堡和莫斯科的几家大书店联合发出了邀请,虽然路途遥远,但提供的报酬极为丰厚,甚至超过了英国人。
就连柏林的书店也发出了邀请……
这些邀请函被带到「沙尔庞捷的星期二」上时,再次引起了轰动。
莫泊桑拿着哈查兹书店的信函,兴奋地大叫:「上帝,伦敦!我一直想去看看!」
于斯曼则向往维也纳:「宫廷音乐会,啧……」
塞阿尔则拍着莱昂纳尔的肩膀:「还有莫斯科!莱昂,你的影响力已经到达俄罗斯了吗?」
左拉看着桌上这些来自欧洲各大文化首都的邀请,心情复杂。
一方面,他享受着这种前所未有的被追捧的感觉;另一方面,他骨子里作家的清高又让他对纯粹的商业活动保持一丝警惕。
但他不得不承认,莱昂纳尔提出的这个「签售」主意,确实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巨大声望和实际利益。
但是莱昂纳尔面对这些既能免费旅游,又能提供优厚回报的邀请函,对着沙龙里的朋友露出一个难为情的笑脸:
「大家要去的话能不能晚几天?我有个剧本还没有写完……」
(4更完毕,求月票,我明天还想加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