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赵山河全军整备,准备悄悄离开;但每次他准备出营,都发现上下游有灯火穿过江面。于是乎,惊弓之鸟的他缩回大营,严防自己被偷营。
宣冲故意在夜间让人坐船,在江面上放出灯火。
赵山河忙活了一夜,最终没有渡江,反倒是连夜把宝贵体力给耗尽了,当天晚上发生了三次营啸,虽然被镇压了,但是跑了上千人,导致大营内人心浮动,人人都思考「若是打不赢,趁早一走了之」。
第二日上午,赵山河在营中摆下宴席,邀请各营将领入营帐。
这各路世家兵丁的将领,入营后交头接耳。
赵山河露面后:「诸位,此时我军困顿于此,应当同仇敌忾。」
然而营地中,诸多将领默然不语。他们看着赵山河摆放的歃血鼎器,以及那份明显是有名堂的盟誓之词,表情各异。
歃血为盟是大爻内军中的仪式,宣冲对这个仪式的评价:玄之又玄,可以不信,但决不能乱试。
因为在大爻历史上,很多违反歃血为盟的诸侯们,虽然占据了一时的便宜,但最终都是被天命所丢弃。
宣冲联想到自己世界历史上,三国时期那十八路诸侯共讨董卓的歃血为盟;大批打着反董,趁机壮大的诸侯后来都旋起旋灭;就连当盟主的袁绍,以及联军的大加盟方袁术,也突然闪崩,让人感叹天命造化。但唯独真正出力的曹,孙二人,后来有了一份基业。
最终,宣冲是这样用唯物主义理解:小人背信弃义,对自己的影响并不大。但是一个要成就功业的大人以及他的组织背信弃义,那幺以后其事业发展到了至关重要的时刻。
其曾经违背盟约的记录会被当世之人翻出来,成为团队无法凝聚的毒药。
所以在其大业进行到最关键一步的时候,相关的人不愿意相助,以至于其最终功差一招。
故,宣冲虽然不信歃血为盟灵不灵,但是出于「立信」的原则,绝对不踩这个雷区。
更不会在盟誓上玩文字手段狡辩。哪怕是真的要对付小人,也只是指派自己手下的「低素质人才」去做,自己绝对不乱发言。
然而现在赵山河,就是在雷区上面蹦迪,他现在自作聪明写的盟誓之词中,只有「诸将应奋勇当先」没有「我当身先士卒」。这让宣冲嗤笑:世家子弟嘛?不过尔尔。
现在昊军各个营地的将领都是世家子,他们不是傻子,都是人精;向来也都只有他们和自己家跪着祈求恩赏的庄户们玩这种语言艺术。现在有人给他们画这个大饼,谁愿意接?
这些世家子弟们对「盟约」这种玄学之法是相当忌惮的。
然而最终,这些营队们还是被迫进行了血酒。
营帐内,刀斧手们寒光凛凛。
在赵山河的盟誓折腾完毕后,立刻开始排除异己。因为有的营队在之前耍小聪明称病,并没有来歃血为盟,而是派遣了副营队,亦或是家中的子侄来。准备派遣替身确认凶吉后,再来表态。
但是这种小聪明此时哪能上台,赵山河开这个会要的是拥护自己的各个营队,而不是敷衍自己的应对。——虽然盟誓是赵山河耍了手段,准备接下来占便宜,但是此时盟誓已成,掌握了足够大义,故赵山河就有了大棒来整人。
随着亲兵进入各个营地,在众目睽睽下,带走了这些不曾参与「歃血为盟」的营队。
这些营队官,有的想要抵抗,但是在附近多营的严阵以待下,他麾下的兵都乖乖的放下了武器,完成了队伍交接。
赵山河就像一个赌徒,在局势不妙后,回家砸了炕头取出私房钱,准备大押特押。
蓝色邪月正在高照,河洛之地,震浩麾下的各路乡间团练打着「为大局着想」的旗号,四处为自己抢粮;现在南边赵山河以「盟誓」为引,让众人给自己垫背。
对于蓝色邪月来说,最为唾手可得的「好处获取」,就是无视其他人认为「不可变」的信诺,做那个「傲视所有循规蹈矩者」的聪明人。
…弃信,立信…
13号,围歼开始了,包围圈阵地上,宣冲调动机动火炮对着昊军阵地炮轰,迫使昊军过来突击自己阵地。
并且,宣冲派了一路去南边,试着看看能不能对棘州方面围点打援。
而在乡间,宣冲赶到郴州南部,接见了被文泗亭鼓动起来的义军们。
这些豪杰们和文泗亭是称兄道弟,但是在看到宣冲后,感觉到畏惧。因为这位浱公身上,不同于文泗亭那样轻浮,而是有着说不明的厚重感觉。
很快他们就见证了「厚重」的缘由;宣冲按照名单,给他们麾下的青壮头目安排女子进行了婚配。随后分给这些青壮们钱财。
宣冲:「放下刀子,我会给你们每人一块田,一间宅。而想拿起刀子,有两条路;第一条,经过考核的,进入队伍,待遇和文泗亭他的部队一致。第二条,拿刀子想自走一片天的,我分财货给你们走。」
众人四目相对,表示愿意听浱公安排。
文泗亭的轻浮是因为众多豪杰们在打交道时,知晓「共富贵的许诺」是客套话。其汇入文泗亭麾下不过是为了一口米。
而现如今宣冲厚重是因为,真的把文泗亭的许诺给兑现了。
震浩根本就没了解到浱国这边的战略。浱国这边不是不打算趁胜席卷天下,而是以粮为纲,自西向东进行一场革命。
东部三个州,大量没有依附于大宗的自耕农全部破产了;甚至那些山沟里面的村落,也都被这些挂着正规军旗号的乡军们来了一波强征。乡军间开始相互征粮,结果相互跨了地界后,双方互相剿匪。
旧的信诺破产,新的信诺诞生。
宣冲知晓自己建立的信诺,总有一天也会被一些聪明小人透支;但江山代有豪杰出,总有英雄「为成大事,而立大信」。自己不过是在这节课上,填做对了的答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