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李二打天下过程中,从基层上提拔起来的人,实质上承担着拿下天下的职责,却没有被李渊任用。

而现在,创业的项目进度都在宣冲掌握中!宣冲亲手搭建了一套士官团培养体系,拥有唯一组织数万人大兵团的能力。

李兆这样的封疆大吏,即使是依旧保留自己原来属地的基层人事权,他能靠着这个人事权组织一支和宣冲集团叫板的军事力量吗?——是个人都能看出来他们没有,故稍微有能力者,也都会朝着宣冲这靠拢。就连经济上也熬不过宣冲的商会体系。

不仅仅打天下这个创业项目在宣冲手上,守业治天下的团队也都在宣冲边上。

武撼峦还在的时候,武家就是宣冲在当家。

岭南那儿投入的「再生产」体系,已经让工坊朝着工厂集群化发展了;在陶器,竹器,布匹,农耕铁器,乃至牛畜育种养殖上,都已经形成了对其他区域的成本碾压优势。

李兆这些地方派重新融入武家集团,在权力结构中对宣冲来说,也就和南疆那些土司们差不多!

甚至可以说,在军事层面上,李兆比南疆土司们更缺乏底气。

毕竟大爻境内道路通畅,非常适合讨不臣。而在东华郡,君臣名分已定,他要敢反,宣冲只要派一个营五百人就能解决他。

李兆日后真的想要反对,只能在礼法层面对宣冲进行「劝诫」「阻碍」。

毕竟南疆土司们要是稍微礼法不对,宣冲就一巴掌抽过去,让其换个继承人,其余发配到南边去。对于李兆主动附庸,宣冲还是要讲点道理,不能被人说刻薄寡恩。使得内部「不团结」。

当然,宣冲确定在自己利益分润下,李兆不会有「反心」。

东华郡的兵权就这样收回了,八百人最有战力的部队,在李兆这个将主的配合下,全方位学习宣冲「步操手册」中的指令。

李兆带头后,是南部的各个派系相互来投效的高峰期;宣冲在整理名单,同时理清双方利益关系,然后建立章程,保障君主和臣子们有相关利益链条连结。

宣冲忙了好一会,则是把目光放在内宅中。自己身边那位也不是省油的灯。

…家里面正在忙着为武撼峦在庙里重塑金身。…

七月十五号,武杨氏变成了乐浪郡供奉的娘娘。手持莲灯的形象被家家供奉。浱水两岸的百姓们放出祈福莲灯,延绵数十里。

注:瑶三娘自此以后姓杨了,这杨姓是宣冲定的,「瑶」并不是大爻的大姓,而杨是大姓。这是将她扶正。

乐浪郡庙会中百姓们的供奉鼎盛的香火,甚至在整个浱水上形成几千丈高莲灯虚影。

无数灵禽飞来,在巨莲的花蕊上落下。滔天信仰愿力犹如砝码一样骤然压在这方土地上。她已经是占据了浱水水神的神职。原来的浱水水神在八百年前还是修士时候和前凛剑宗的某个掌门是道侣,成分有问题,于是乎被挪移出神庙。

本就被邪月之力反噬的各大宗门们见到这一幕,是沉默;他们虽然意识到自己先前封锁山河是自食其果,但丝毫没有认错的打算。

这几个月,他们派出弟子下山去各个村落做法事,消灾祈福。试图通过做法事让百姓们相信宗门仍然是善良的。

宗门现在搞这一切的小心思是打着「山河灾难会影响到浱地百姓」的旗号,拖着百姓们分摊劫难。

在这段时间,那些封锁浱地的宗门们也嫌贫爱富,不断从浱地召入普通弟子。动辄是数百数千的引入山门,入门后先从杂役做起,五年后的考核结束才确定是否能修仙。

宗门这些手段心思,让高空蓝色月光盛了几分。

可杨三娘现在是贤内助,见不得这帮宗门们搞事情,这时候调动了愿力法术,四处给村里神婆们托梦,把所有的骂名苦难一点都不剩地推到周边宗门头上。

浱地百姓没有买这些宗门弟子的帐,纷纷参加迎神庙会,把各宗派来的弟子们拒之门外。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