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339章 中隐

那边郑綮走了,官印绶带统统留在了衙署,他把自己画好的庐州山水形势图也留了下来,只带着一头毛驴,两匣书,两个仆奴走了。

在庐州的三年,他的确没贪过一分钱,没纳过一次妾,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用在了庐州的山水和百姓身上。

某种意义上来说,郑是个好官。

赵怀安对此心知肚明,这也是他给郑繁体面的最重要的原因,什幺他的族兄郑门下,在赵怀安眼里是个屁。

但赵怀安更清楚,郑繁这样的官不能留,更不能在他的治下作守民官。

这人是不合时宜的。

他的所思所想,完全和赵怀安的执政理念背道而驰。他要的是能做事的法吏,而不是这种空玄的清流。

这种人在盛世的时候装点门面可以,在乱世,其危比那些贪官更要甚!

那边郑走后,一直在沉默的张龟年,忽然感叹了一句:

「这就是中隐之思潮的大害啊!」

赵怀安刚还在想着郑繁的事,忽然听到老张这幺一句,愣了一下:

「中隐,那是什幺?」

张龟年在长安多年,对盛行于世家大族中的「中隐」思想是非常了解的,便给赵怀安解释道:

「有云,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而中隐就是与二者不同。」

「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

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

赵怀安皱眉听完,忽然问道:

「这谁说的?这种好处占尽的话就这幺堂而皇之地说出来?」

赵怀安当然反感。

这话太混帐了,什幺是中隐呢?就是典型的既要也要,既要隐士的名声,又要官员的待遇和交际圈,然后既不想过隐士的穷苦日子,又不想沾官员的公文琐事。

这啥人啊!

那边张龟年笑道:

「我朝的大文豪,白居易说的。」

赵怀安愣了下,哈,白居易说的?

那边赵怀安不说话了,张龟年自然晓得主公的个性和想法。

主公出身草莽,所有的一切都是在战场上一刀一枪,刀口舔血、沙场搏命换来的,对于长安城那些士大夫流行的玄妙思潮,可谓是一窍不通。

在他朴素的观念里,人要幺出仕,要幺归隐,当官就要做事,隐居就该去深山老林,这「中隐」,不上不下,听着就透着一股子混帐。

而这也是主公与那些世家子弟最大的不同之处,主公务实,而天下名门尚虚。

但主公所不理解的这种「中隐」思潮,却又是理解郑繁这类人,乃至理解当下整个大唐官场病灶的一把关键钥匙。

于是,张龟年沉吟片刻,组织了一下语言,用尽可能通俗易懂的方式,给赵怀安解释起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