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宴者,有赵怀安等保义都队将们,有李师泰等忠武军武士们,还有此番新结识的幕府人等,裴铏、梁缵、折宗本几人。
但酒宴的主角却非是这些人,而是此时穿一袭白衣,带法冠、登云靴的鲜于岳。
鲜于岳明显喝多了,抓着赵怀安的手,熏然:
「二弟,如此饮酒无以为乐,且看为兄舞剑作歌,为诸君作乐!」
赵怀安也吃酒三盏,此刻听了这话,拍手叫好,而全场人等尽数击节,起哄不断。
在这氛围中,鲜于岳摇晃着走到场下,环幕下诸君,哈哈大笑。
忽然,他从腰间抽出横刀,抚刀而立。
月色如流水,映在三尺横刀上,恰似英雄柔情,在场众人忍不住屏住呼吸。
清风袭来,鲜于岳弄刀起舞,人如游龙,翩若惊鸿。
他唱道:
「大丈夫处世兮,立功名!」
赵怀安闻听一愣,这不正是他所讲的《三国演义》中周瑜群英会吗?
这一刻,赵怀安明白了什幺。
于是他抽腰间「藏锋」跃入场下,亦豪迈大唱:
「功名既立兮,王业成!」
此刻,鲜于岳已醉矣,脚步踉跄,可胸中豪气又更甚三分,他举横刀与「藏锋」相撞,继而大唱:
「王业成兮,四海清,四海清兮,天下太平!」
此时,在场的幕僚、武人,皆看得如痴如醉,甚至那裴铏已经灵感爆发,彷佛无数画面从脑子走过,他忍不住敲起了筷子,亦唱:
「王业成兮,四海清,四海清兮,天下太平!」
而在侧的张龟年见其主雄姿英发,见其兄歌舞咏志,此刻胸中再无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愤懑,他必要用尽一生所学,助我主实现大志。正如那:
「王业成兮,四海清,四海清兮,天下太平!」
而与鲜于岳对弈的赵怀安,却有不同的感悟。
他感受到了自己这位义兄的豪气,但也洞其对命途多舛的烦闷,只能乘着酒意将胸中烦闷尽化为这段剑舞。
果然,鲜于岳紧急的一句就是大叹:
「哀命运之多舛,叹吾生之须臾。昔曹孟德横槊赋诗,志在千里,姜子牙垂钓江上,老而靡坚。而我鲜于岳之功业何在?难道真要托此清风与明月,才能投报于长安吗?」
一番话,说的在场之人,啾然悲叹。
在场的人来自五湖四海,但即便如裴铏者,也不过是长安权力场外的边缘人,他们这些人啊,就是立功再如何,也难入长安啊!
尤其是对于科考事一直耿耿于怀的张龟年听此言后,直接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但这个时候,赵怀安闻听此言,哈哈大笑,他收「藏锋」入鞘,望在场诸君,这些都是我大唐的豪杰,却各个悲叹报国无门,于是振袖大喝:
「曹孟德功盖一时,而今在哪?姜子牙分侯八百,而今又在何处?古今多少英豪事,如今又何人记?可现在,我赵大与诸英俊在此宴酒,头上是千年不变的月,身处的是海枯不烂的天地。」
「功名不过如逝水,可比得上我等手中酒,心中兄弟情?所以诸兄弟请听我赵大一言。」
此时,在场众人全都放下了酒,看着场上扶刀而立的赵怀安,听他道:
「一万年太久!我只争朝夕!千里觅功侯,那我等就奋名去搏,重咱兄弟情义,那我等就尽饮这杯中酒,终不使我等留遗憾!」
于是,全场站起,将酒一饮而尽,人人大唱:
「一万年太久!我只争朝夕!」
于是,众人喜而笑,纷纷下场歌舞,杯盏交错,菜肴狼籍。
直到那一场大雨,倾盆如注,众人才兴尽而散。
好一场英豪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