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都将是觉得敌军在诱我深入?」

赵怀安点了点头,然后将一面羊皮地图摊在了地上,这是他之前逃难时画的,基本涵盖黎州境内的山川形势。

他对众人道:

「如果南诏人是打着诱我军深入的打算,那唯一可以作为决战的地方就是流沙河东侧的那片台地。敌军放我军深入汉源,而不是在雅州或者荣经与我决战,我估计就是因为咱们现在所处的山岭地。」

陈法海点头,也补充道:

「都将说得在理,雅州、荣经咱们都去过,那里适合我们作战,来自成都的补给可以源源不断输入,而南诏军却要翻越这片山岭才能将物资运送到前方,这一来一去,南诏军根本扛不住。」

于是,众将终于恍然,现在如果敌军把决战地放在汉源,那情况就正好反过来了,南诏人可以利用大渡河,不断将物资补给到前线,而我军无论是水运还是陆运,在抵达邛崃关之后就都断绝,只能靠着人夫驮运过岭。

更加恶毒的是,南诏人还破坏了这一带的水源,使得从邛崃关这边出发驮运的力夫没办法获得淡水补给。

这下子,众人都明白了,忙看向赵怀安,看都将有什幺计划。

可咱们的赵大刚刚一通分析猛如虎,这会也只是耸耸肩,表示不知道该怎幺办,反正上头还有高个子顶着,他将这里的情况汇报过去,等高骈拿主意呗。

但不管怎幺说,对面的南诏军再不能小觑了。

……

山里的一个特征,就是时不时就会下点小雨。

此刻,驻扎在汉源流沙河西侧某山上,南诏国剑川节度使杨和丰的五千军势就驻扎在这里。

作为南诏六节度、两都督的八巨头之一,剑川节度府一直是杨氏的自留地,而这一任的节度使就是杨氏家族的酋长杨和丰。

杨氏的前身是生活洱海一带的洱河蛮,据说他们这一支之所以姓杨,还是当年诸葛武侯平南中时赐予的,所以一直被沿用到现在。

后面随着南诏的兴起,以及陆续平定六诏,洱河蛮被驱离了洱海,到了现在剑川一带扎根,杨氏也就是从那个时候成了剑川一带的土豪的。

后来南诏大扩张,杨氏就加入到了南诏国,就一直在剑川地区有着极强的影响力,而且杨氏在朝廷、寺庙都也有不小的影响力,大量的杨氏族人为卿官,为僧侣。

用一句南诏冠族来形容他们杨家是一点不过分。

所以正常来说,能让杨和丰烦恼的事情并不多,但现在倒真有一事,让杨和丰左右拿不定主意。

不是他优柔寡断,而是事关家族百年兴衰,他实在不敢不谨慎。

那就是,现在到底是该站国主酋龙,还是站那位太子隆舜。

从理智上来说,国主酋龙作为他们的王,自然是要站在王一边的,可隆舜那边却是代表着未来。

他们这些南诏上层贵族很清楚,以南诏国的实力和大唐西南诸藩相比尚且不敌,更何况和长安呢?

所以每每南诏劫掠,都是在长安出援兵后就返回,可这一次他们掠川西,却是真的因小失大了。

因为他们丢了嗣君隆舜。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