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只能说,这是天授我主啊!

于是,他毫不犹豫,对赵怀安一拜到底,感激道:

「袭困顿半生,邻人皆知我是个妄人,只有家母和糟糠理解我,支持我,今日我想求使君一事,能否将我家人一并接入营,带他们去光州。」

赵怀安一下子就明白了,他拍了拍袁袭:

「大丈夫就要快意恩仇,得意时就要人前显圣。那些老人会说什幺中庸含蓄,所以这天下就成了这鸟样,而想改变天下,就非得靠我们这些年轻人不可,以无匹之锐利,打碎一切牛鬼蛇神!」

说着,赵怀安把门徒中最机灵的何文钦喊了过来,让他和庐州城要十辆辎车,备齐八车聘礼,敲锣打鼓回袁袭居住的里社,将袁袭的家人都接入营中。

这聘礼倒不是赵怀安自己乱搞,而是这就是国朝的制度。

府主辟署幕职,先下一纸聘书,「语皆用四六,大略如告词」,随书还要送上一金帛「聘礼」,所谓「撰书辞,具马币」,最后将辟书送至长安,换得朝廷命书,如此一个幕僚就成了国家的正经官吏了。

而现在赵大就是走这个流程,只是更加隆重。

至于袁袭本人,他说要随赵怀安去霍县,至于为何不随聘车回家乡?

用他的话来说,他见不得母亲、妻子落泪。

这真是个性情人啊!

就这样,袁袭加入到了赵怀安的骑队中,一路奔至霍县,现已能见霍县城了。

……

赵怀安带着四百突骑,纵马扬鞭,老远就激起了无数烟尘。

在能看到霍县城的时候,他下令降下马速,然后缓缓前进。

霍县城外有一片棚区,赵怀安要是带着数百突骑纵马突前,必然会让那里陷入混乱,他家人还在那里呢!

赵怀安在前,一众义子、义社郞执槊在侧,身后是背嵬们扛着告身旗这些仪仗,郭从云、刘知俊这些骑将则已带着两翼的突骑张开了队列,将霍县的东北面包围。

不远处,霍县城上早就是警钟大作,城楼上的守门吏们紧张、惊骇地看着前方的这支突骑团。

在江淮地界,什幺时候有了这样规模的骑军?

就是这样,在无数面大旗,和闪闪照耀的甲光中,赵怀安裹着绛色披风缓缓来到了城外。

他看向不远处棚区,又看到附近一些玩泥巴的孩童畏惧地看向自己。

赵怀安轻轻夹了下马腹,独自骑到了那些孩童面前:

「你们晓得以前杏花岭的赵家人现在住哪吗?」

这几个玩泥巴的孩童,畏惧地看向高头大马上的赵怀安,只有一个流着鼻涕的指了东南一处大棚场,说道:

「他们住那,你是赵大郎吗?」

赵怀安愣了一下,从马上下来,蹲在地上,对这小孩笑道:

「哦?你怎幺晓得我是赵大郎呢?」

这个时候其他几个孩童也没了畏惧,纷纷说道:

「咱们就是赵家人呀!我们大人早就说了,咱们杏花村的赵大郎要回来了!要骑着高头大马带着咱们回去过好日子!」

这时候其中一个手上都是满茧的孩童,傻傻问了句:

「大郎,啥是好日子呀!是不是能吃稻米饭呀!咱不想再吃那硬硬的麸谷了,好多天都没拉出屎了。」

这人刚说完,其他几个都纷纷应和。

赵怀安这一刻有点绷不住,这些人口齿伶俐应该并不是几岁小孩,可这些人的个子哪又不是小孩呢?

他摸了摸这些孩子的头顶,笑道:

「哦,你们都是赵家人,那都应该唤我什幺呢?」

可这就难住了这些孩子,他们有说大伯的,有说大舅的,反正都没个定的,可就是这番吵吵样,让赵怀安哈哈大笑。

此时,忽然一声苍老声从前面传来: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