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而他妈向来晓得儿子是什幺人,弄了个和人家王家共进退,才逼得他儿子松了手。

但也就是放了王凝了,至于其他人,皆在这些年被崔彦昭整死,手段狠辣得不行,

就如先帝的那位伶人李可及就讲了个段子,被这人弄死了。

所以现在小皇帝都看不下去了,打算将这人从宰相位置上弄走。

只是现在北衙几家权宦都有自己想推荐的人,然后这个时候外面的宰相郑推荐了现在的宣武军节度使王铎做宰相,几家人都在犹豫。

上面为何犹豫,杨复光也能猜到一二,虽然他这些年都不在朝内,可对于朝内的局势却洞若观火,甚至因为置身局外,还比局内人更看清几分。

南衙内部的斗争是非常激烈的,现在南衙的五位门下,分别是崔流、崔彦昭、郑、卢携、李蔚。

其中崔流这人基本没有政治影响力,他因为那句「座主门生,流一气」而成为时人的笑柄,

现在就是个点头宰相。

然后是李蔚,这人向来不党不群,真实君子,所以在宰相班子里向来办实事,说实话。

而剩下的崔彦昭自不用说,都已经走人了,但偏偏他走后空出的这个人选却成了关键。

只因为此时南衙的这些门下,就以郑、卢携二人斗得最凶,甚至已经隐约有了当年牛、李党争的那个斗争苗头了。

说来这二人还是表兄弟,从小还一起长大,只因为郑长得可爱,卢携从小就长得丑,所以郑就更得长辈关爱。

此后二人就因此而结下了仇,其中这一次对王、黄造反这件事,两方已经形成了不同的剿抚之策了。

其中卢携坚持认为对于王、黄这些草寇就必须快刀斩乱麻,即刻调动精兵猛将对这些火星铲除,甚至要调已进南诏的高领军出剿。

但郑却不同意,认为此时应该招抚王、黄这些草军票帅,给他们官职,先稳住他们,只要等中原灾年过去,他们那些部下就会自己回乡种地,到时候再办草寇这些骨干,自然易如反掌。

现在政事堂里面的五个门下,一个不管事,一个不参与,一个要被贬,剩下的两个针尖对麦芒所以在崔彦昭去任后,卢携和郑,谁先拉人进政事堂,谁就在政事堂占了多数,就能将自己的政策推行下去。

可以说,此时接替崔彦昭的人选,直接影响了大唐下一步的大方略。

本来,最开始,杨复光是完全站在卢携这一边的,道理很简单,他们杨家现在被田令孜打压,

唯一的翻身机会就是拿军功。

现在你郑要抚,那军功何来?

可随着各方信息传来,杨复光渐渐认识到强行平叛已不现实。

这里面的原因除了这段时间义成、天平军的挫败,草军在充、沂一带的壮大,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刚刚收到了一个绝密情报。

去年初就带兵南下南诏的高竟然大败而回,带下去的数万精锐,最后只有万人能回,可以说是大败特败,将此前获得的优势一朝丧尽。

这事高竟然一直瞒了三个月,后面还是西川那边的周从寓弄到了情报,才晓得了败战的消息,然后告给了朝廷。

所以这会朝廷诸公早就一片哗然,也就是这个时候,那南诏的新国主隆舜竟然派人来长安求和,并求娶大唐公主,愿做大唐的女婿,为大唐永守南疆。

不然朝廷对高的囚车早就发出去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