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搞成这样也是赵怀安始料未及的,不过既然要不到,那他就自己造。
可现在自己造的工期竟然要这幺久,这就让他犯了难了。
而那边,费大匠在汇报完工作进度后,主动说了句:
「使君,如果我们后面人手足够,我们也可以按照长安少府监那样分工制作,那样的话,制作锁子甲的周期能缩短到两个月。」
赵怀安一听这话,来了精神,他当然晓得分工对效率提升的作用,但他又没制作过锁子甲,对流程一无所知又如何分解流程呢?
然后这个时候费大匠这样的行家的作用就体现了。
他在给赵怀安陆续讲解了制甲流程后,最后给赵怀安一个数字,那就是如果能配给他三百铁匠专门冶炼,三百名锻工专门锻造,三百名拉丝工专门切铁条,然后三百名编环工编缀铁环,再有其他皮匠配合,他有信心在两个月内打造三千套锁子甲供军。
这个费大匠真是狮子大开口,一下子就要了一千二百名工匠,几乎是让保义军目前的随军工匠全部都给费大匠支配。
但赵怀安只是想了一下,就点头,但他直接告诉费大匠:
「老费,我直接说,我没有两个月的时间给你,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我军很快就要开拔,所以我只能给你一个月的时间,在这个时间内,你必须造好三千件锁子甲支前。」
」你要是能完成了,我就给你升总工,但你要是完不成,那对不起,你是第一责任人。所以这个军令状,你敢接吗?」
费大匠紧张地咽了咽口水,最后看着赵怀安,咬牙道:
」使君,这军令我费如海接了!「
赵怀安哈哈大笑,然后让旁边的裴德盛写条子,后面一应所需的物资和工匠的伙食支持都会由专门的幕僚管理,就是保证工匠们能心无旁骛地全力生产。
而这个造甲工坊就先安在郓城,这里既是后方,又在大野泽旁边,用水方便,然后锁子甲造好了后,又能从大野泽这边直接发船到兖州。
把这些事都安排后,赵怀安将大匠们都打发出去,然后单独喊外头候着的何惟道进来。
何惟道一进来,赵怀安就直入主题:
「把名单都给我看一下。「
何惟道连忙抽出袖子里的册子,恭敬递给赵怀安。
这份小册子上就是黑衣社的所有人员,包括六个站的六十名潜伏小组,十个草军内应,以及二十个宣武、忠武、神策军的人员。
是的,赵怀安连友军都没放过,也在里面安了人。
将这些名单细细看过后,赵怀安还专门提到了一人:
「现在出了点变化,你此前手上的那个『瞒天虫』,你要让他尽量往沂州、兖州的草军靠拢,争取打进他们的内部。平卢那边不会成为我军之后的重点,你要尽量将人力用在南方。」
即便是这幺一句话的事情,何惟道都记在了纸上。
看着恭敬弯腰的何惟道认认真真,又想起之前有人说他的坏话,于是笑道:
「好好干,有事就要汇报,至于其他的,放手去干好了。」
何惟道一听这话,心里就踏实了。
毕竟从那些元从武夫那边抢人,他哪里真的像表面那样云淡风轻呢?
就在他要说几句表态度的话,外头奔来一个背嵬,在门边候着,将一份军报递给了门后的裴德盛,然后退了下去。
赵怀安从裴德盛手里接过军报,览毕,再忍不住哈哈大笑,说了句:
「事成了!」
然后他就对厅内赵六等心腹,说道:
「那就解决宣武军的问题吧!」
随后,他对赵六吩咐:
「老六,你去找一趟刘行仙、寇裔他们,说我赵大喊他们吃酒,正好聊一笔生意。」
赵六点头,然后就出了厅去往城外的宣武军大营去了。
另外一边,赵怀安又对豆胖子说道:
「豆胖子,我这里有一封信,你带着送到曹州去,交给杨复光,然后杨复光问你什幺,你就说什幺,至于其他的,我都在信里说清了。」
说着,赵怀安将早已准备好的信匣子交给了豆胖子,还让一队突骑专门护着豆胖子穿州过境。
毕竟在城外食人成风的背景下,就豆胖子这身好肉,要是没强力武士团护送,怕真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豆胖子不晓得赵怀安的「操心」,接了匣子就喜滋滋地出了厅。
这一趟去曹州公干,岂不是又能吃一顿好酒?
望着心腹先后离去,赵怀安也是踌躇满志:
「这一次,就让我赵怀安真正一战成名,天下知!」
有一章到中午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