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信就是赵君泰逃难的时候都贴身放着,当时他被赵怀安问到这封信的时候,还愣了,后来才颤颤巍巍将这封信交给了赵怀安。
也正是这封信,让赵怀安对赵君泰有了更深的认识。
那赵君泰是如何建议当时郓州刺史救灾的呢?
他第一条就是建议将本州民户按照上、中、下三户划分,而划分的标准就看各户的存粮和余钱。
其中家中有钱又有米的为上户,这类州衙不管,让他们自己熬过灾荒。
而家中有钱无米,或者米很少,是中户。这一类,州里卖米给他,然而不照市价,因为灾年米价涨得太高了。但虽然是按照平价卖,却每户定额。
而剩下的既无钱又无米的,就是下户。这些就由州署发放粮米,不过不是免费的,而是按照市价借的,灾情过后,这些人需要为州署出力工来换这份钱。
那救济下户的粮食从哪来呢?就由州里的大户出,或者直接给现钱也是,由州署统一去汴州市面上采购粮食。
总之州里的土豪们,要不出米,要不出钱,
而且赵君泰也是郓州的一个小土豪了,为了做表率,他毁家纤难捐了两千贯。
赵怀安自己看赵君泰信里的话就是:
「以至诚感之,以大义责之,以危言动之,以赏劝诱之。」
当时赵怀安看了这一番话后,还不怎幺相信,因为他现在接触到的赵君泰却是那种手段狠辣,
颇有点循更的意思。
不过后来赵怀安问了赵君泰后面救灾建议落实的情况,也明白了赵君泰的这种转变。
原来这信送上去后,当天夜里他就被濮州那边过来的人抓进了监寺,而且没有任何理由。
而他不仅捐出去的两千贯没了影子,自己也银铛入狱,最后还是人家草军击破了濮州,大放监寺,赵君泰才获得了自由。
当时赵怀安听了赵君泰的这份遭遇后,沉吟良久,对赵君泰说了一句:
「不忘初心!」
也正是这四个字,让赵君泰那种偏激狠辣稍微好了不少。
而现在,赵怀安将四个幕僚兴师动众喊了进来,却问了一件不起眼的小事。
他说了一个路上的事:
「你们注意没注意到,当时咱们过华阴的时候,我看有一群人在那边挂着旗帜,似乎想见杨复光。后来我让人去问了,才晓得这些人是华阴杨氏的族人,虽然不晓得这些人拦杨复光干嘛,但想来也就是攀附权贵的那点事了。」
「可我却发现杨复光竟然理都不理。」
说到这,赵怀安对四人道:
「杨复光这人我看得太明白了,好名,所以虚怀若谷,就是再困顿来见他,他都会给人家一个机会。最近他幕府里不是有个受重用的,叫韦庄是吧,他就是这样进的老杨的幕府的。」
「而那时候,杨复光竟然理都没理那些杨氏族人,这是啥情况?华阴杨氏我听说也是阀阅世家了,这老杨是改了姓了?连他们杨姓最有声望的华阴杨氏都不鸟了?」
赵怀安这问题问出后,实际上也就是张龟年和严询二人可以回答。
严珣毕竟是新来的,所以思考了一会,率先说道:
「主公,在学生看来,还是因为华阴杨氏没落了吧。华阴杨氏最近有声名的也就是德宗朝的宰相杨炎了,虽然当时杨炎也的确有影响力,但那都已经一百多年前的事了。而之后杨家也就出了个杨嗣复,虽然也做了宰相,但因为和牛党联姻的事,官声也不好。」
「所以杨公可能是看不上现在的杨氏吧,也担心让这些人靠过来,让人说闲话,觉得他要攀附弘农杨氏呢!这瓜田李下的,也能理解。」
而那边张龟年则从官官群体的角度解释了一遍「使君,这的确是要防瓜田李下,不过道不是妨碍名声,而是这是要杨复光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