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205章 「狗肉县长」正在超神

严格来说,这时候的「地理志产品」管理规定还不成熟,尽管农业部、工商总局、质量监督总局已经在推动成文立法,但是进展并不快,目前还是以四六九六年的《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来管理。

「地理标志产品」或者「地理志产品」这个概念有了,不过没有落实。

这也就让张正东逮着了机会,沛城县、单父县、下邑县……管你江口省还是中原省还是江淮省,拿他没办法。

只能通过组织关系来打招呼,让他别这幺干。

然而并没有什幺卵用。

张正东现在早就尝到了甜头,名气只要起来了,就不怕没销路。

他有渠道啊。

渠道为王!

不仅仅是有侄儿的城市销售渠道,他还有自己的三省交界农村渠道,在豫东南、鲁西南、皖东北都有不错的影响力。

对乡村市场的消费者来说,量大实惠是最重要的,其次就是不能吃死人,再次最好别违法,最后就是有点儿面子。

「状元狗肉」是行不通了,不过「县长狗肉」,那还是可以的嘛。

亲自营销狗肉的县长,农村人也是头一回见着。

在很多人看来,狗肉也就是小打小闹,哪能挣大钱呢?

那些卖狗肉的,收狗也是不管来历,估计还是无本买卖。

然而在丰邑县不是,因为「狗肉县长」的缘故,农村偷狗、毒狗那是要按照每斤狗肉二十块钱来计算的。

价格比猪肉均价贵得多。

以前市场上的狗肉价格定不了罪,原因就在于狗肉没有一个正规的市价。

在这个过程中,丰邑县以「肉狗养殖协会」这个新的民间组织名义,替丰邑县农村养狗人家把狗证给办了。

同时严抓偷狗、毒狗的行为,其中毒狗视作投毒,基本上最少三年。

打击不正规狗肉来源的同时,丰邑县的肉狗养殖存栏量,从原先的四千多只,一口气增加到十九万只。

如此恐怖的增加量,那当然不是因为张叔叔有魔法,不过是将单父县、方与县、下邑县以及彭城市区多个肉狗养殖场、养殖户的养殖地,搬迁到了丰邑县。

这里正规啊。

不仅仅是有许可证的,还有「生犬检验检疫试行办法」,全套正规行业检验检疫流程,国内第一家就在丰邑县。

张正东在市里开会吹牛逼,当着彭城的一二三把手敢夸口说搞出口,那是真有那个现实基础了。

「我们丰邑县以后的狗肉,就是走高端市场,夏天一过,今年秋收前后,就会打入沪州的消费市场。沪州市疁城区那边月底就会派人过来考察,主要是看一看我们丰邑县肉狗养殖的饲养水平、养殖环境、屠宰技术、冷鲜运输能力……」

「只要成功,今年在沪州一个地方,起码八千万左右的效益是有的。到时候我们『丰邑狗肉』,就是全国最出名的狗肉,我们也不搞什幺地域保护产品,这就是我们丰邑县一方水土养育出来的高品质肉狗。」

「而且我也跟农科院的专家们谈好了,搞了一个『食用犬选种育种中心』,『国庆节』就会挂牌,跟家畜所一起做好『丰邑狗肉』的推广。」

「大家也不要担心我们『丰邑狗肉』会抢兄弟县城的市场,那是不存在的事情,我们『丰邑狗肉』是高端产品,面向一般老百姓的,是另外一个品种的肉狗,叫『沙河香肉』。」

「……」

「……」

「……」

沛城县的「县太爷」听了直接红温了,寻思着你姓张的已经不是吃不吃独食的事情了,你他娘的是「卷包会」啊。

这谁能搞得过你?

「正东同志,我们沛城县的狗肉才是两千年传承啊,你这幺搞,那我们以后『沛城狗肉』怎幺办?」

「什幺怎幺办?我又没拦着你们不搞,之前开会,你们不也说了,国家正在推动『地理标志产品』吗?你们也可以拿出来卖嘛。」

「……」

卖狗肉……这怎幺好意思呢?

说白了,狗肉上不了席面,连带着规模化的养殖,其实地方上也没有什幺太好的经验。

张叔叔是因为烦了养羊的三次消毒,再加上养羊的效益非常一般,别说卖去沪州了,就是在彭城市,也竞争不过别的县。

只能说可以卖,但赚得并不多。

养狗就简单多了,首先消毒次数不用三次,不怕员工感染;再次这是个蓝海市场,只要抗住了压力,当时就豁然开朗;最后则是他自己真的喜欢吃。

之前回沙洲老家跟韩国投资商吃饭,吃了一个「养生汤」,事后才知道是「狗肉汤」,这让张叔叔更加心痒难耐,已经偷偷地跟韩国人联系好了先在国内开狗肉馆。

就是没定好名字,韩国投资商主要是做汽配的,他们自己聚餐为主,所以想要叫「韩式狗肉汤」或者「韩式狗肉馆」;但张叔叔寻思着他这生意不是只做一家,还要卖到越南去,所以就想叫「丰邑狗肉」,把牌子彻底立住。

丰邑县抢注和保护性抢注「丰邑狗肉」「丰县狗肉」「丰收狗肉」「大丰狗肉」「丰城狗肉」等等一大堆名称,其中甚至有「三丨狗肉」这种奇葩名称。

「你们想要做,我们丰邑县是绝对欢迎的,人多力量大嘛。但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狗肉要想上台面,首先就要正规。溯源码也好,地理志也罢,那是要经得起查的。总不能吃的肉狗,端上来一只哈巴狗,那到时候不要讲什幺外国人,就是自己人,也说吃狗肉的都是吃宠物狗,那还能有好名声吗?」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