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要整死谁太简单不过。

张德立这个老知青也干过这种事情,他又不是什幺大善人,一个沪州知青能在滇东南呆到五十岁,不是狠人根本混不下去。

更何况他还是爆破专家,虽然也没有给他发证就是了,工作证是有的,资格证没有,就一个三十多年前下放的地方手写的一个证明,证明他是这方面的工作人员。

后来开始执行各种证书,正规化也就十年不到,他索性也没去搞这破玩意儿。

张德立枪法并不比爆破水平差,迫击炮和火箭弹也很厉害,早些年会这个知青一抓一大把,更何况他在「对越反击战」的时候,还做过后勤维修和保养。

跟张德立谈的事情就很简单,当地只要有人卡工程,那就直接开打,有活力社会团体来了就全部炸死,一个不留。

反正山里填沟谁也没证据,山高皇帝远的好处就在于对张大安这种有实力,同时在当地还有底层人脉的人来说,堪比「金田起义」。

唯一区别就是张总教头不用请耶稣上身,耶稣也不是他哥。

张德立愿意干这一票的道理也很简单,张大安承诺了三件事情:第一,水库肯定会修,并且还能附赠十个专用蓄水灌溉的小型水库;第二,公路也肯定会修,资金不过云滇省,直接由盘龙市自(向)筹(他)资(借)金(钱)就行;第三,铁路物流线送报政务院审批的同时,还会搞一条机场快速路。

此时的盘龙市还没有机场,不过今年云滇省已经向政务院请示新建盘龙普者黑机场。

选址工作其实更早,在四六九一年就开始了,四六九七年的时候拿到了云滇省的批覆。

这光景预算给了三个亿,盘龙市本身也没那个财力来支撑,主要还是看云滇省、航司以及机场,维护保养一个4C机场的实力,盘龙市也是没有的。

至少现在是没有的。

不过,可以借钱。

像吴都市兜里揣着钱整不出新机场不同,盘龙市假如有实力,把机场修成一个县那幺大也是没问题。

地广人稀的好处。

没错,云滇省其实是算地广人稀的省份。

只不过人类宜居区在古代都被占了,所以一些人口密集区显得跟国内其它城市差不多,但在局部地区,确实是地广人稀,就是大多数地别说人了,动物都不愿意爬。

好歹也是高海拔地区。

张德立是知道情况的,所以他秉承着老思想「敢教日月换新天」,长期就是没钱挖,有钱炸,基本保证了除了「石漠化」严重的地方,能蓄水灌溉的土地都改造了。

各种山坳、坝子,现在都是能住人的。

时间线回调到建国初期,一个山头能住百八十人了不得了,就这个数量,还得时不时死孩子;而后两个阶段,一个是头十年兴修水利,一个是多批次「上山下乡」,让人口迅速增加,粮食总产量翻了几十倍。

粮食增产的头三十年,基本就是靠「改造世界」,只要是能有水的土地,那就可以变成耕地。

总耕地面积上来了,总粮食产量也就有了。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

前提是有人做。

期间肯定还会有人乱来,并且阻挠干正事儿的人,比如说张德立的老师刘光伯,他说一千斤就很合理,但总有人狗叫一万斤也不是不行。

刘光伯现在退休养老对此事还念念不忘,奈何宗门出来的厂长也是无能为力,除了熬老头儿,别的办法也没有。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