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浪里白条」张正东
「哎,张安,省里说让我去一趟江宁,跟啥豫章省的人沟通沟通,啥意思?」
「阿叔你现在示范园区拿得出手的项目有哪几个?」
张大安不答反问,让张叔叔稍稍琢磨了一下,然后就在一处「短亭」下坐着「报菜名」。
这个「短亭」就是砖混的小亭子,灌溉渠边上给沿河村庄农技员、农民遮风避雨用的。
因为农忙时候不管是出太阳还是刮风下雨,都是麻烦事儿,有个地方能躲一躲就行。
同时在上水排涝的时候,也能停靠拖拉机、电三轮什幺的。
农用电能拉过来,附近村庄如果有人偷电,执行的就是扣分制,农机收割或者翻耕就没有折扣,吃不上示范园区的补贴。
也不是没有农村老头儿不信邪,最后就是一帮老头儿打起来分个生死。
真·打死人。
所以灌溉渠周围一般来说纪律最好,小孩儿来游野泳大人也放心,大人见小孩儿抱着个拖拉机内胎就往外走,问去哪儿,答「XX短亭」或者「XX堤短亭」,都能让大人放心。
今年真就没淹死小孩,一些老「代课老师」也觉得神奇。
以前三令五申也没啥用,一到暑假,说死就死。
现在放开了让皮猴儿下水去游,反倒是屁事儿没有。
这光景几个自然村对应的「短亭」内外,都是看孩子的老人或者妇女,岸上摆满了熊孩子们的拖鞋甚至裤衩儿。
「鸭、鹅、蟹、虾、羊、牛、猪……种菜就是萝卜白菜为主。要说赚钞票呢,还是鸭绒鸭毛鹅绒鹅毛,甲鱼才起步,不过订单已经有了……」
要论蔬菜,彭城不咋样,品质也一般,不如齐鲁省的产量高,也不如齐鲁省的品质好。
当然也不是彭城市一个地方如此,黄河水淹过的地方都这样,表面一层没营养的土壤,下面一层沙壤,再接着含沙层,再往下才能挖到不知道多少年前的土地。
现在那都是建国后兴修水利改善过的了。
以前周围一圈粮食平均亩产六十斤左右,只能靠面积来堆产量,得亏那时候小水利到处都是,现在张叔叔改造的灌溉渠,就是当时发动人力挖出来,有了水就有了灌溉面积,也就有了总产量。
只不过毫无疑问的是,现在已经度过了「吃得饱」的环节,正在向「吃得好」转变。
农科院的人觉得丰邑县这里很适合种西瓜和桃子,反倒是传统的苹果和梨并不推荐。
竞争力一般,产量也一般,再一个没有「地理志产品」的代表权,做大了也吃不到肉。
今年农科院跟着张正东跑遍了丰邑县,罗列了一个清单,认为可以种苜蓿、牧草,专门卖给中原省、齐鲁省的养殖场。
现在跟着张叔叔混的一些老家丰邑县的「能人异士」,也确实很卖力,那些原本在市里当厂长当车间主任的,在田间地头十分活跃,建设起来的加工厂也非常有针对性。
丰邑县广种白萝卜和大白菜,批发往外卖也卖,但这玩意儿是不可能「脱贫致富」的,要纳入示范园区的项目列表,就必须做增值。
因此彭城市最大的「酱菜厂」,就投资在「张安希望小学」的北面,也就两公里左右。
两个拳头产品,一个自然是萝卜干,另外一个是「辣白菜」,江口省的农科院负责萝卜干制作用的白萝卜选育培育,齐鲁省的农科院则是跨省过来指导「辣白菜」的制作。
这个「辣白菜」就是韩国人自称的泡菜。
正常来说是做出口,实际上张叔叔没打算做出口,盖因大量韩国企业在江口省有投资,以他老家沙洲市为例,市区二环以内,有一个片区几乎都是韩国车企的供应链工厂。
张叔叔是亲自带着丰邑县的干部去跑业务,然后拿下了沿江百分之四十韩资企业的「辣白菜」采购订单。
包括不限于起亚汽车的供应链工厂、浦项不锈钢、LG家电供应链工厂,这一下子就把附加值做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