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他追赠封赏这三人,简直比杀了他还难受。
但是经过昨晚的病倒后,他感到自己时日已是无多了,他走了以后大臣们能不能全力辅佐赵顼?
为了赵顼,这口气无论如何也要吞下去,将皇位传到他的手中。
如此一定要取得大臣的支持。
赵曙道:“传口谕,让中书照办。”
赵曙说完这几句话大汗淋漓,有气无力地躺在床塌上。
马上韩琦等立即拟旨,给赵允初加赠中书令,并从宗室之中过继宗室子为其后人。
赵宗谔从沂州防御使加为保静军节度使,但官家不满意,随后又加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改集庆军节度使、检校尚书左仆射。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宰相称谓,不过若节度使加此名号,仅为虚衔。但即便如此也是一等荣耀了。
除了赵宗谔外,凡濮王一系子孙及鲁王一系子孙都升官一等,升迁者达二十人。
赵允弼则拜中书令。
反正此事一出,百官听说了皇子赵顼建议的,于是各个都称赞未来的皇帝是一位仁君。
连当初与他们争过皇位的宗室都可以善待,那么又有什么人不可以善待呢?
一时之间,众官员们对于赵顼都有了一个好的评价。
秋去冬至,到了十一月时,官家身子一直不好,这一次又再度病倒,而且病得比前一次更重了。
赵顼听从韩琦的话寸步不离官家,几乎是整日整夜守在御塌前。
赵曙时而清醒,能说几句话,时而则只能指着口却一句话都说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