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卞走时,章越亲自相送。三人走到庭院里竹林,章越随手折下一根青翠欲滴的竹枝来,然后对蔡卞道:“元度,且看。”
但见章越将竹枝两头用力一弯,压成一个半圆,然后手一松,竹枝又崩回了原样。
蔡卞,蔡京都没有言语。
章越将竹枝赠给了蔡卞道:“送你了。”
蔡卞郑重地道:“多谢章相公!”
章越送到庭门处便是,蔡京继续送蔡卞出门道:“相公很看重你。”
蔡卞看着手里的竹枝道:“四哥,我……”
蔡京道:“当年宰相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众人都以为他粗鄙。”
“可是太宗在神道碑上却云‘赵普及至晚岁,酷爱读书,经史百家常存几案,强记默识,经目谙心,硕学老儒,宛有不及’。”
“其实要治国,不必懂经义的。半部论语绰绰有余了。”
蔡卞闻言忍不住道:“半部论语够了,那天下儒生皓首穷经求的是什么?”
蔡京看着蔡卞摇了摇头道:“阿卞,你不懂啊。”
数日之后,蔡卞果真得到官家的接见,如章越所预料那样,官家问那日阁中的字画以及先帝圣训。
蔡卞靠着章越的事先安排对答如流,官家大喜,对蔡卞更是青眼有加。
……
三馆之中。
苏辙他们整日废寝忘食而修‘书’。
虽说他们干的是‘经义局’的活,不过却没有‘经义局’的名义。
王安石为了修‘三经新义’而设经义局,让吕惠卿,王雱这等经义大家为之,修书的官员起步都是当朝大员。章越修不受主流重视‘中庸’,‘孟子’自够不上这排场。
苏辙不过普通京朝官,章越为苏辙特意请授了一个知太常礼院的官职,而秦观,张耒还仅是元随罢了。
至于司马光当年修资治通鉴所设的局,虽没有授予修书之人什么官职,但待遇也是不错,三餐饭食皆有御膳的待遇,出入有车马配备,笔纸都由皇家供给。
但章越却没有这些待遇给苏辙他们,只是给了三馆秘阁这写作的地方,对外只称书局而已。
当初章越修【太常因革礼】,左右是苏洵,姚辟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