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王安石说可以取财于天地。

这一次辩论可比当年盐铁之论,正式开启了熙宁变法。

当时章越恰逢此会,提出了一个建议,让王安石司马光这场辩论不要局限在二人之间。

当下两制,待制以上商量,不过此事雷声大雨点小。

而今又到了延和殿上,众侍从们齐坐一殿,让章越如愿以偿。

章越如今为史馆相,自是要监修国史,这不是虚职而是实职。

从唐朝时便有宰相修史的传统,历史上利用修史引发政治事件不计其数。比如另一个时空历史上,司马光要‘以母改子’全面废除熙宁新法,而章惇则认为‘以子改父’不妥之间引发了一场大争论。

为了配合‘以母改之’,旧党便拿神宗实录做文章。

先是蔡确提举修史被罢,司马光继之,司马光死后,吕公著继之。

当时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等及范祖禹都参与修史,大肆批评熙宁之政,而新党这边陆佃和曾肇进行反驳。

黄庭坚说对方‘盖佞史’。陆佃说对方‘诽谤书’。

绍圣时,章惇为相看了神宗实录大怒,参与修史的官员都被他放逐。

……

而今章越在延和殿,以监修国史为名目,召集众侍从询问熙丰之政国史如何编定的问题。

众人列席后,章越道:“国史取舍,关乎荣辱利害,自北魏而起,修国史为重臣宰相之任,我自受命监修国史,不敢擅专,请诸位在此共议!”

章越仍是如旧,不抛任何政柄,让你们自由讨论。

可是章惇等看到孙觉,陈瓘,苏辙几副面孔时,都知道章越此番是来者不善。

修史就涉及熙丰新政之论,孙觉率先提出议词,之后众人对同一事各说一词。

众官员们就其对错,不免当场辩论起来。

章越坐在上首默然听之。

这样的辩经,自己年轻时为臣时,还是很喜欢的。有参与国家大事讨论的参与感。

但如今则是很疲倦。

这东西在百姓身上是价值观,放在国家身上则是‘国是’。

他清楚地知道如果历史没有改变的话,后面会发生什么事?

首先元丰中后期,因五路伐夏,及永乐城之战的缘故,官家决定在元丰末年调和一波,官家告诉蔡确,他要启用旧党,主动调和一下局面,补益新法,稳定政局,以免日后的政治动荡。

官家对局面早就有所预料了,除了蔡确。这时候的章惇也很单纯,除了营救苏轼,他还道,刘挚自被逐,不复异论。人岂不容改过?

当时刘挚、李常、孙觉等一直批评新法的官员,都已部分认同新法了。章惇认为这些人是可以抢救的。

不过旧党没有领情,在元佑更化,几乎所有的新党都遭到清算。

在更化之前程颢就很有预见性地说,其实只要朝廷将新法中弊端改了就好,不要搞区分党羽的一套,将新党全部罢去,但这需要有大魄力的人来办。

可是宰相中司马光有这实力,但他这人太固执了,吕公著有这见识,却没这实力。如此朝政就完蛋了。

程颢真是料事如神。

元佑末年高太后看情况不妙,再这样下去新党以后肯定会对旧党也进行清算。

她主动对新党大臣示好,称之元佑调和。可是当初打击新党打击得有多狠,后面的调和就显得有多可笑。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