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好一会儿之后,秦良玉低声道:“陛下,你可还记得左应选?”

听着秦良玉的询问,崇祯微微一怔,随即笑道:“朕破格提拔他为昌黎知县,自然是记得了。”

提到左应选,崇祯眼中满是笑意,去年建奴绕道攻破龙井关,紧逼遵化时,昌黎知县逃跑了。

这位昌黎巡检聚集乡勇数百人支援遵化,虽然到的时候大战已经结束,

但勇气可嘉,忠心耿耿,有一股视死如归的气魄,比那些文人强太多了。

“虽然是位好苗子,但不适合调过来,昌黎靠近海边,居于蓟镇和山海关之间,需要这种有血性的人带领和镇守。”

“陛下,臣有两个人选。”

见皇帝否定了秦良玉的提议,李若涟出声道:“陛下,第一则是堵胤锡,他是投笔从戎,跟着陛下一路西北巡视,

最后跟着三边总督洪承畴历练,现在挂着陕西都指挥使司断事司副断事一职,

臣记得他说既然陛下不缺武将,那他还是走文官路线,主政一方,现在曲阜知县空着,倒是一个机会。

第二个则是国子监的贡生陈明遇、冯厚敦。”

“他们两个?”

崇祯眼中闪过一道精光。

去年龙井关围杀建奴之后,阎应元在国子监众生中脱颖而出,被袁可立收为了关门弟子,

崇祯知道这位历史上的江阴三公,于是让阎应元举荐、锦衣卫查证,终于找到了剩余的两人,被收入了北京国子监培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