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陛下,太祖定都南京后曾说过,找稳定之后择一城定位国都,南京降为陪都,

成祖迁都北京是为了守国门,但将蒙古赶走之后依旧没有裁撤南京,历代皇帝也都没有裁撤,仁宗甚至想把首都迁回南京,这就说明了南京的重要性,南京不可撤,或者说不能现在撤。”

“臣同意胡大人的观点,现在大明国力恢复,日渐昌盛,但几百年后呢?

臣说句大不敬的话,若是再出现去年建奴绕道攻击蓟镇,或者有人反叛等等,朝廷还能撤到南京或者储君到南京,

凭借长江天险和南京的部院,如南宋一样,依据南方半壁江山,积蓄实力以待反攻。”

“是呀,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想必当年成祖和以后的历代皇帝都是出于这种考虑吧,请陛下三思。”

……

吏部给事中的出声后,像是触发了某种信号,群臣从政治、文化、经济与赋税、地理位置、朝廷根本等等角度开始反驳。

崇祯面色平淡,但心里却是冷笑着。

他承认群臣反驳的理由都是有一定的道理,尤其是最后的底蕴这一条,但那是在成祖削藩之前,削藩之后这条就已经不适用了。

仔细研究朱元璋将自己儿子分封到全国各地的区域时,就能发现南方数省是没有藩王存在的。

而且都是分布在长城、黄河和长江三道天险周边的,这些藩王各个都有军权,如果蒙古诸部要打过来,这些藩王就是现成的前线将领,

异族也只能一道防线一道防线的攻破,然后才能兵指南京。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