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这就是关继武与赵卫红最大的差别。

而这,也意味着,赵卫红将会有比关继武更快的进步速度。

别看关继武即将踏上“五年跳三级”的发展快车道,但别忘了,他在149师可是足足耽误了十年的时间。

以他的功劳和才华,十年的时间,要是能够正常发展,没准早就和裴天仁“平起平坐”了!

这就是关继武因为自己的执拗,付出的代价。

这种“冷板凳”,其实还算是相对宽松的处理。

要不是有好多位当年参加过轮战的首长,对关继武的印象着实深刻,又怜惜他打仗的本事,拼命力保。

加之国内对信息化部队建设,早些年的观点,认识,并不统一,关继武个人的主张也不无道理,甚至还有相当数量的拥趸。

等待着关继武的,就应该是转业走人!

哪还能让他在主力师师长的位置上,一干就是十年?

在这一点上,赵卫红可比关继武聪明的多。

也可能是因为当兵年头尚短的缘故,赵卫红身上依旧保留着新兵时期的作风。

合理的是训练,不合理的是磨炼!

不理解的命令,先执行,再理解!

这两句话,赵卫红在新兵连里听得耳朵都快要起茧子了,印象不可谓不深刻!

而这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赵卫红的行事风格。

面对“史继东退伍”,以及关继武的“微操式指挥”,赵卫红都是非常不能理解,非常不能认同的。

但他有像关继武那样,大闹特闹吗?

纵使心里有再多的质疑,赵卫红也能够做到为了更大的目标,将这些质疑压在心底。

当然,这并不代表赵卫红会将这些事情,一直压在心底。

在对于徐峰等人的内务检查上,在演习结束的总结会上。

赵卫红直接就将心里憋着的话,倒了个一干二净,毕竟比关继武更汹涌,更直接!

可外人听说了这些事情,谁不得夸一声“干得漂亮?”

哪怕是被赵卫红锋芒直指的当事人,也只能捏着鼻子,承认赵卫红这事办的没有任何问题。

有些怜悯的看了一眼依旧委屈巴巴的关继武。

裴天仁在心里怒其不争的叹了口气,忍不住的摇了摇头。

你这个当师兄的,对比你师弟,差的太远了!

“是!”

赵卫红并没有再坚持起身,而是顺着裴天仁的话,老老实实的坐下,只是坐姿依旧挺直,直到裴天仁又吩咐了一句,赵卫红这才往后挪了挪,靠在了舒适的椅背上。

此等表现,搞得裴天仁忍不住的看了一眼武警首长,心说瞧见没有?

我们大部队的干部,队列作风也不比你们武警差!

接下来,赵卫红便按照裴天仁的要求,讲起了自己那套“大数据分析法。”

严格意义上来说,赵卫红确定蹲点位置的过程中,需要处理的信息量,远远称不上是“大数据。”

但在听罢赵卫红的讲述后,周围的几人都意识到,赵卫红个人的信息处理能力有多么惊人!

不但在短时间内,收集并分析了往年联合行动的数据信息。

还学以致用的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仅靠着对于地图的研究便成功锁定了一个位于d贩必经之路上的蹲点位置。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