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再加上这些来自殖民地的士兵统一使用英语,与奥斯曼军队有着更加明显的差异。协约国很快发现了这点不同,并且确定英国已经暗中派出军队帮助奥斯曼帝国。

对于英国暗中派出军队的行为,协约国自然是不会容忍的。

法国和俄国先后对外公布了英国军队干涉奥斯曼战争的行为,谴责英国以中立国家的行为干涉非中立国家的战争,严重影响了欧洲地区的稳定。

西班牙也作为中立国家的一员,严厉谴责了英国言行不一的行为。

好在英国政府脸皮比较厚,对协约国的谴责直接装作没听见。反正协约国也不可能因此对英国宣战,除了在欧洲的名声变得更差之外,对于英国来说也没有什幺其他的烦恼。

还别说,随着大量英国军队从科威特地区北上,确实有效缓解了奥斯曼帝国的压力。

伊斯坦堡周边是已经无法救援了,但小亚细亚半岛的局势还是得到了很好的缓解的。

这些北上的英国军队一部分选择前往高加索战区,帮助奥斯曼帝国抵抗俄国的进攻。

因为奥斯曼帝国和俄国数百年来的仇怨,高加索地区的战争规模虽然不大,但战争的激烈程度可是一点都不逊色于东西两线战场。

俄国人和奥斯曼人的战争那可是往死里打,根本不会在乎俘虏的死活。

甚至俄国和奥斯曼帝国根本不接受俘虏,战败的士兵连投降的选择都没有,只能成为土地的肥料,被匆匆埋葬。

实际上,俄国和奥斯曼帝国不接受俘虏的原因,除了双方的仇怨之外,还有就是双方物资的短缺。

俘虏也是需要消耗粮食的,伤病员甚至还需要珍贵的医疗物资。此时因为战争的原因,欧洲整体的粮价和药品的价格都翻了好几倍。

哪怕是不受战争干扰的国家,粮食和药品的价格也上涨了许多。在这样的情况下,俄国和奥斯曼帝国肯定不会在俘虏身上浪费太多的资金,甚至一毛钱都不想花在俘虏身上。

与其接受俘虏之后虐待他们,倒不如直接不接受俘虏,活埋一了百了。

至于为什幺不枪毙,那当然是为了节省子弹了。

不管是俄国还是奥斯曼帝国,财政都只能用堪忧来形容。一颗子弹都是不能浪费的,毕竟两国的军工产业都无法支撑国内的消耗,战场上所使用的大部分子弹,可都是从其他国家进口来的。

英国的军队一部分前往高加索战场,另一部分则前往奥斯曼帝国小亚细亚半岛的核心城市安卡拉进行防御。

安卡拉的地理位置比较优越,位于小亚细亚半岛的中部地带,可以将影响力辐射到整个小亚细亚半岛。

又因为位于内陆的原因,不需要担心遭遇海军的袭击,城市的安全可以保障。

目前协约国的军队已经推进到了安卡拉以西的埃斯基谢希尔,距离安卡拉也只有一步之遥。

如果被协约国的军队攻克了安卡拉,那奥斯曼帝国势必也会和保加利亚那样,不得不向协约国投降。

这也是英国冒着风险都要派出军队的原因,因为局势已经无法控制了。

对于英国暗中派出军队的行为,西班牙自然要予以回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