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509章 德国战略转移

经过了一番莫名其妙的操作,义大利军队成功让自己沦为整个欧洲的笑柄。

当月欧洲各国的报社都在报导和义大利有关的战争新闻,似乎调侃义大利军队已经成了欧洲各国的主流舆论。

先不管义大利政府和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怎幺想,反正德国和奥匈帝国都松了一口气,顺带着嘲笑曾经花费大代价拉拢义大利的法国和俄国。

当初同盟国和协约国对义大利的拉拢,那可谓是进行了一波又一波。同盟国和协约国都向义大利开出了各种各样的条件,最终拉拢到义大利的协约国还特意进行了宣传,来衬托同盟国的失道者寡助。

可如今看来,协约国付出大代价拉拢的义大利,似乎也没发挥出太大的作用。

虽然也向西线战场支援了30万军队,可对于双方投入兵力都超过200万的西线战场来说,30万军队又能起到什幺作用呢?

以西线战场的消耗来看,这30万军队最多也只能坚持一个月的时间。

义大利自己寄予厚望的对奥匈帝国的北伐,目前又以彻彻底底的失败告终。

经过了大半个月的苦战,义大利不仅付出了超过20万人的伤亡,反而还被奥匈帝国军队打的丢盔弃甲,一丁点土地也没能占领。

义大利军队的表现让奥匈帝国松了一口气,同样也让德国能够专心应对东西两线的战场,不用分心帮助奥匈帝国。

对于同盟国来说,这当然是一个好消息。只要东西两线战场还能守住,同盟国就不会输。

只不过,在东西两线战场的偏向上,德国国内已经产生了较大的矛盾。

从德国更换总参谋长到西班牙参与战争之前,德国国内始终坚持原本施里芬所制定的计划,集中兵力进攻西线,企图优先打败法国。

可从法金汉成为德国参谋长到现在,德国在西线战场取得什幺成果了吗?

并没有。凡尔登战役进行到现在,纵使德国的伤亡要比法国少一些,但德国政府也绝对没有资格宣称自己获得了胜利。

原因也很简单,凡尔登要塞始终掌握在法国军队的手中。

德国和法国在凡尔登战役上已经投入了总计近200万的军队,总伤亡已经超过了70万人,其中死在凡尔登战场的德法双方士兵就已经接近20万人。

如此巨大的伤亡,让德国国内的一些军官不得不考虑重点进攻西线是否是正确的选择。

在西班牙真正加入战争之前,这些军官只是怀疑优先进攻西线的正确性。

而在西班牙加入这场战争之后,这些人普遍觉得,目前优先进攻西线已经是错误的选择。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