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父皇,这皇位你别给我们,你留给你神武大将军
「爱卿,是不是有什幺事情?」
皇帝面露疑惑,随即目光带有质问的看向王史官,但被警告过的王史官则是低头不语,一言未发。
林凡笑道:「陛下,没事,王史官就是觉得臣既然要灭掉倭国,却还留有倭国的一些大名,觉得斩草不除根,不是明智的选择。」
「哦,原来如此。」皇帝点点头。
至于信不信,便是另外一回事了。
王史官尴尬的很,我可没说过这样的话,但现在说没说过不重要,就当他说过吧。
「陛下,咱们回去吧。」林凡说道。
「爱卿,你与朕同乘玉辇,朕有太多话想与你说说。」皇帝道。
「好。」
此时,林凡看向周围,城外十里,官道两侧,禁军仪仗,披甲执戟,每隔数步,肃然林立,旌旗蔽日,场面恢弘。
对前来迎接的百官们而言,这乃是至高无上的荣耀。
哪怕是曾经的秦礼都未曾有过这样的殊荣。
随同而行的百官,乃至皇子们心中也都明白,下一任国君的选择,可能连皇帝都得询问神武大将军。
如今皇帝久久未能定下继承人,无非就是没有想好,不知选择谁。
原先,百官们觉得大皇子的机会很大,毕竟有太师扶持,但现在看来,太师与神武大将军相比,在皇帝那边的影响力要薄弱许多。
随着玉辇朝着前方而去,跟随林凡在倭国厮杀的三千将士们,有序不乱,昂首挺胸的跟随在后面,他们散发出的肃杀之气,让百官们为之一振,好有杀伐性的精兵。
玉辇内。
「陛下,臣这些三千精兵是从秦礼那边调的,经过屠倭之事,用的很是顺手,臣想着将他们安置到神武司里,陛下如觉得不妥,臣可想别的办法。」林凡说道。
皇帝摆手,「爱卿自行定夺即可,朕不问。他们既能得爱卿认可,必是精兵强将,回京后,朕自有封赏。」
「多谢陛下。」林凡说道。
皇帝道:「爱卿,如今玉辇之内,只有你我君臣,刚刚王史官欲言又止,到底是出了何事?以朕对爱卿的了解,但凡谁让爱卿不满,爱卿绝不会给他留有面子,莫非此事牵扯到皇室之人?」
皇帝心思很敏感,大臣们的一举一动,岂能逃过他的眼睛。
而且,他对林爱卿更是了解。
连太师都占不到便宜。
岂会容忍他人。
唯一的可能性,就是此次出征中,遭遇到了一些事情,而犯错之人是皇室,因此,爱卿不愿他为难,所以选择隐瞒。
「陛下,没事。」林凡摆手,他原本是想说的,但一看皇帝如此年迈,身体又不好,万一知道大皇子偷偷通敌,告知倭国他领兵征伐的线索,要是气出什幺问题来,得不偿失。
大皇子的行为,在他看来就是小打小闹,不值一提,就跟熊孩子看到路边的泥头车,非得脚贱的上去踹一脚,真要当真,我这泥头车踩足油门,他岂能活着?
甚至连当减速带的资格都没有。
而这样的人,如果当皇帝,别人能认,他可不认,斗归斗,闹归闹,本将军还能杀了你们不成,无非就是殴打一顿,哪来的回哪去。
连自己国家的利益,甚至可以说这普天之下莫非皇土,为了置我死地,连自己国家的利益都能卖掉,这样的人当皇帝,对天下黎民百姓而言,简直就是灾难。
皇帝抓着林凡的手,神情严肃道:「爱卿,你可以不说。但朕可以去问王史官,去问李统领,总能问出实情。放心,朕承受得住,爱卿能平安归来,朕心甚慰。爱卿又踏平平安京,朕心甚喜。在此普天同庆之时,朕绝不会动怒。」
林凡瞧着皇帝,这话很是耳熟,就跟男女朋友间,女朋友问你有没有出轨,你老实说,我肯定不会生气一样。
真要信了,只能说你太天真。
但陛下说的有道理,就算自己不说,王史官跟李统领也会说,他们可不敢隐瞒。
林凡轻叹一声,「陛下,你得跟臣保证,莫要动怒,气坏了身子。」
「爱卿放心,朕什幺大风大浪没有经历过,如果事事动怒,朕早就没命了。」皇帝信誓旦旦的保证道。
「埃—.」林凡轻叹一声道:「陛下,臣此次领兵出征倭国,丰臣秀那边便已经得知臣的到来,埋伏大军包围了臣,后来才得知,是大皇子将臣前去的消息告知了丰臣秀。」
此话一出。
端坐在一旁的皇帝,猛地僵硬在原地,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通红,这不是害羞,而是愤怒。
「咳咳咳——」
皇帝剧烈咳嗽着。
林凡拍着皇帝的后背,「陛下,你答应臣的,莫要动怒,此事臣能明白,是臣的存在,让大皇子感觉到了危机,想要致臣于死地。」
皇帝没有说话,但沉闷的呼吸在玉辇里是那幺的明显。
紧握的拳头,通红的双目。
无不说明,如今的皇帝当真是愤怒到极致,咬牙切齿,从口中吐出几个字,「他怎敢如此!!!」
这已经触碰到皇帝的底线。
这是通敌行为。
「朕要砍了他。」皇帝如同发怒的老虎,低沉道。
林凡道:「陛下,你答应臣的,莫非要言而无信吗?此事事关皇室脸面,万万不可宣扬,否则必然有损皇室威严,贻笑大方。「
随着林凡的安抚。
皇帝的情绪逐渐平复下来,但林凡知道,皇帝的怒火岂会这般轻而易举的消散,只是被埋藏在心里而已。
「爱卿,朕对不住你啊,你为国不辞辛苦,远征倭国,可朕的皇子,竟然..」皇帝话还没说完,便被林凡给打断了。
林凡道:「陛下,天子可知错改错,却不能认错。」
皇帝闻言,更是紧紧握住林凡的手,中百感交集,爱卿到了此刻,仍在竭力维护皇室颜面,可越是如此,他对大皇子的失望与愤怒便越是汹涌。
就在此时。
前行的玉辇陡然停了下来,打断了正在玉辇内交谈的君臣。
「怎幺回事,为何会停?」皇帝不满开口道。
帘外太监慌忙回禀,「陛下,前方城内大道上,跪着一群书生,挡住了去路。「
「嗯?」皇帝皱眉,神色不悦。
很快,他的耳边就传来了那群书生的抗议声。
「陛下!学生陈望,率京城学子数十人,冒死叩阙,状告神武大将军林凡,奉旨征讨倭国,却行屠城恶行,麾下将士入城,不问男女,不论老幼,见人就杀,遇户便烧,其行径之酷烈,人神共愤,此非王师所为,实乃修罗降世,学生等泣血上奏,林凡此等恶行,必致天怒,有伤我中原王朝国运,恳请陛下明察。」
为首自称陈望的是位须发皆白的老者。
非朝廷官员。
就是老学究。
林凡掀开珠帘,从玉辇里钻出,挺直腰杆,看向前方跪拜的读书人,周围百姓们错愕的看着眼前的一幕。
他们都是来迎接神武大将军凯旋而归的。
如今有一群读书人跳出来,拦住去路,控诉神武大将军有伤天和的事情,这让他们有些懵。
跟随的文武百官们面面相觑,有的人将目光看向太师,有的将目光看向二皇子,明显是在想着,到底是谁布下的这一手。
这不是要将事情彻底闹大。
明摆的就是冲着林凡来的嘛?
此时,皇帝面色阴沉如水,自玉辇中现身。
太师余光瞥见皇帝的眼神,心头猛地一悸,暗叫不好。
陛下这是真动了杀心!
这眼神让他想起数十年前那场牵连近万人的大案,当时年轻的陛下,眼中便是这般毫无温度的森然杀意。
没有任何区别。
陡然,太师心中惊骇,皇帝的目光死死的看向他,仿佛是在质问,是不是你干的?
太师读懂了皇帝的眼神,吓得连忙跪地,而跟在身后的文官们,也纷纷跪下,他们也不知太师为何要跪。
反倒是大皇子内心暗爽。
凯旋而归,不是他想要看到的,不过无妨,一群满嘴仁义道德的读书人,当街拦住圣驾,控诉神武大将军,这必然是要记录在史书中的。
同时,皇帝得有多重的考虑。
历史的评价,朝廷的平衡,种种等等,都是一位合格的皇帝所需要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