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围墙的墙皮大面积剥落,露出底下坑洼不平的砖块,窗户玻璃十不存一,用破木板和脏兮兮的防雨布勉强遮挡着。
这里是解忧工作室十人小队临时的“巢穴”,选择此地,是智脑小忧精确计算后的结果。
3.3公里,是一个微妙的安全距离。
足以保证小队在不对二监进行直接物理接触的情况下,利用高科技设备进行远距离监视与观察,最大程度避免打草惊蛇。
同时,这个距离又处于小队的快速反应半径之内。
一旦出现稍纵即逝的行动机会,小队成员就能迅速反应,在通往二监的必经之路上,第一时间展开精准的伏击或拦截。
平房内,光线昏暗,空气中弥漫着尘土和轻微霉变的气味。
队员们各司其职,沉默而高效地忙碌着,如同精密仪器中的齿轮。
“环境扫描完毕,无异常能量源,无电磁干扰信号。”
许鹰眼面前并排架设着三台高性能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是不断滚动的数据流和复杂的频谱图,映照着他专注的脸庞。
他既是小队内的狙击手,也承担数据分析和骇客职能。
这年头,单一型的人才都很难找工作,职业杀人的也都卷成复合型人才了
“无人机阵列就位,自检通过,随时可以升空。”
旁边另一名负责装备的队员低声汇报道。
地面上整齐摆放着数架涂着特殊吸波材料的无人机,以及几个打开的金属箱,里面是形态各异的微型侦查单位。
队长章慎一,沉静地站立在房间中央下达指令道:
“按计划,释放‘眼睛’和‘哨兵’。”
靠近窗户的几名队员立刻行动,随着轻微的“嗡”声,几架无人机如同被赋予了生命的黑色蝠鲼,灵巧地从窗户中依次滑出。
甫一飞入空中,机身表面的特殊涂层便与周围的光线环境发生互动,迅速进入“光学隐身”模式,肉眼几难看见。
除非近距离从眼前掠过,观察者或许才能看见空气中有一瞬抹类似水印的扭曲波纹。
几乎是同时,另一名队员将数十只指节长短,通体呈现黄绿斑驳的机械蚂蟥,倾倒在斑驳的窗台上。
机械蚂蟥的多对节肢便开始幅度极小的摆动,如同真正的昆虫般,一个接一个地弹跳着,轻盈地钻入窗外茂密杂乱的草丛里,眨眼间就和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一切似乎都在按计划进行,谨慎,高效,专业,充分体现出解忧工作室一贯的风格。
然而,不出意外的,意外发生了。
高空隐形的无人机群尚未飞抵二监上空,就在途中,其搭载的高清广角镜头,捕捉到了下方公路上一场突兀而暴烈的景象。
“队长!有情况!”
许鹰眼的声音陡然拔高,他的手指飞快在键盘上敲击,将其中一个屏幕上的画面迅速放大。
瞬间,所有队员的目光,包括章慎一,齐刷刷地聚焦到屏幕上。
屏幕上,正是无人机从斜上方俯瞰传输回的实时画面:
孤寂的郊区公路上,一辆黑色公务轿车歪斜地停着,车头前部严重塌陷,引擎盖扭曲翘起,如同张开的怪异嘴巴。
车窗上,喷洒着大片的尚未完全凝固的暗红色血迹,在灰暗的公路背景下显得格外刺目。
画面仿佛静止了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