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霍家若是此刻投降,岂不是成了不忠不义的小人?
而李焕的态度截然相反,听到霍韬这话,紧绷的神色顿时缓和了几分。
他之所以逼霍韬,并非是真的需要这个老朽的宰相,为他出谋划策。
他要的是一个态度。
是让所有朝臣看到,即便是奉王党在文官系统中的领袖,也不得不向他低头臣服。
霍韬人退下去,但留下了儿子在朝中,这本身就是一种妥协的信号。
足以瓦解很多仍在观望的中立派,甚至奉王党官员的抵抗意志。
京官体系,才是大庆王朝真正的中枢神经。
南方世家虽盘根错节,掌控大量郡县,但若没有中枢朝廷的正式认可和背书,名不正言不顺,终究难以长久。
至于那些在京的奉王系武勋,诸如朱纯等人。
虽然他们地位尊崇,但在帝都这片地界,他们根本没有兵权,就如同被拔了牙的老虎。
李焕有大把机会可以慢慢收拾他们,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想通此节,李焕脸上重新浮现出温和的笑意,甚至还上前虚扶了霍韬一下:
“霍相为国操劳,积劳成疾,本宫亦是心痛。”
“既如此,便依霍相之意,回府好生将养,若是您有需,宫中御医可随时遣派。”
“朝廷日后还需霍相这样的老成之臣,坐镇指点。”
一番冠冕堂皇的话,也算是给足了这位老臣的面子。
霍韬躬身谢恩,不再多言。
在一众或复杂,或怜悯,或鄙夷的目光注视下,由霍端礼搀扶着,一步步离开了漩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