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爷,行行好!给孩子留一口米汤吧!”
“我儿就在军中当兵,你等怎可对同袍之家眷下手?”
无论百姓如何哀求,士兵们收到的是死命令,莫说儿子在军中当兵了,就是家中三代皆在军中,该上交的粮食也不能少。
士兵们如同土匪,翻箱倒柜,将百姓们赖以活命的一点存米、杂粮甚至菜干都抢夺一空。
遇到心善的,还能故意漏下一些,勉强维持几日伙食。
若是遇到脾气爆裂的士兵,稍有迟疑或反抗,便是拳打脚踢,甚至血溅当场。
一时间,洛阳城内哀嚎满地,倒像是已经破了城。
城东一处低矮破旧的民房里,赵老栓和妻子、老母以及一对年幼的儿女,围坐在冰冷的灶台前。
锅里空空如也,仅有的一点黍米刚刚被搜刮的士兵抢走。
孩子们饿得直哭,妻子默默垂泪,老母亲则是唉声叹气。
赵老栓抱着头,蹲在地上,眼中满是绝望:“这日子......可怎么过啊......”
“守城守城,还没见着敌人的影子,就先要饿死我们自己人了......”
妻子抱着孩子,叹了口气:“当兵的不是说每日早上集体发粮吗,你早些睡,明日早早就去领粮食。”
“若是晚了,粮食都被分没了,可没人会给我们留。”
这个年代,可没有什么排队的概念,一旦放粥百姓都是一窝蜂地涌上来。
赵老栓叹了口气,点了点头。
抬起头看着床上年迈的母亲,又看向眼巴巴瞅着自己的一对儿女,他咬牙站起身:
“莫要等到晚上了,你给我准备铺盖卷,我现在就去吧,晚上就在外面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