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张谦在墨盒中蘸饱了墨水,笔走龙蛇于草纸之上: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此言人子之孝,当以体亲心、慰亲怀为本。

父母康健在堂,子女不宜轻涉远方,免使高堂倚闾望切,饱受牵肠挂肚之忧。

然,若事出不得已,或为求学问,或为谋前程,不得不游,则必明告父母所往之方向、所图之事业,使其知晓行踪,心有所安,不致悬想成疾。】

此一段,便是对圣人原文的解释,寻常考生写到这里,就已经能得到满分了。

而张谦显然意犹未尽,他思虑片刻,继续挥墨下笔。

【’然,所谓“远游”,非必为不孝也。

昔者孔子周游列国,亦为推行仁政之道。

今之远游,或为博览群书,或为增广见闻,或为求得一展抱负之机,皆是为他日能立身扬名,使父母得以安享尊荣,此实乃大孝之基也。

若固守乡土,碌碌无为,虽晨昏定省,而家计困顿,亲心何安?

故,远游之志,当与孝心并存。

游而必方,使亲知我所向;学而必成,使亲享我之荣。

如此,方不负父母养育之恩,不负圣贤垂训之意!】

这一段不再是对经文的解释,更是张谦对自己过往人生的审视。

他将自己对父亲的愧疚,转化为必须成功的动力,又将远游的必要性,与更高层次的孝道联系在一起。

这并非是狡辩,而是一个在现实与理想夹缝中求索的寒门学子,在接着考题吐露出最真实的心声。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