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上午那场别开生面的筛选,剩余的学子们脸上早不见了最初的自傲之色。
他们已然明白,朝廷此番科举,绝非吟风弄月、比拼诗赋门第的游戏。
不考作诗,不考作赋,也不看你家门背景。
而是真真切切地在用最务实、甚至有些苛刻的标准,考校真正的实用之才。
有句话说得好,百无一用是书生。
此书生不是所有读书人,说的就是以读书人的身份自居,但又没有具体贡献之人。
可惜的是,如今大部分读书人,都处于这个状态。
张谦随着人流再次踏入考场,心境却比上午平和了许多。
中午短暂休息时,他与林清源等人略作交流,彼此印证之下,已知自己的帖经部分至少无大错。
心中一块石头落地,心态反而愈发沉稳。
重新找到自己的座位,他将笔墨仔细放好,再次闭目凝神,排除杂念。
“铛——”
清脆的锣声响起,划破下午略显沉闷的空气。
“发卷!”
学官的声音依旧冰冷。
考官们仍是面无表情,卷子被迅速分发到每一位学子手中。
张谦深吸一口气,接过卷子,目光第一时间投向卷首。
然而,映入眼帘的标题,却让他瞬间愣住。
只见卷首赫然写着三个大字——《逻辑题》!
逻辑,这......这是什么?
‘逻辑’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一个希腊词,是舶来词汇,大庆本土没有。
李彻之所以还用这两个字,就是不想让学子们知晓这个词的本义,从而推测出接下来几道题的答题方法。
反正这几道题都算是附加题,答不上也不影响成绩,但答上了肯定会获得更高的成绩。
他强压下心中的惊疑,急忙看向第一题:
【点燃十支蜡烛,吹灭其中四支,最后还剩几支?】
张谦的眼睛瞬间瞪大,脑子里‘嗡’的一声,整个人都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