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谦察觉到皇帝威压临近,心知是陛下驾到,心中不免也是一紧。
但他深吸一口气,想起陛下的知遇之恩,想起自己为民请命的宏愿,便强行压下翻涌的心绪。
自己和陛下是师生,是一路人,拥有着共同的理想,又为何要惧怕陛下呢?
想到这里,他握笔的手更加稳定,继续专注于自己的答卷,并未因皇帝的驻足而慌乱。
李彻见其能在压力下保持镇定,心中更是满意。
他目光落下,看向张谦笔下的文字:
【臣对:窃观天地生养万物,必厚其根基;圣王治理天下,必重其黎庶。今承下问惠民之道,谨披肝沥胆以对。
夫变法如同医病,必先培元固本。民者,国之元气也。
昔管仲治齐,开九府以富国,其实在通渔盐之利;商君徙木立信,其要在使民知法。
故今日维新,当以‘民得十利,不若官减一扰’为圭臬。臣有三策可献:】
看到这里,李彻眼中闪过一丝激赏。
开宗明义,将民本置于核心。
张谦应该清楚自己的优势,论学识他排不上第一,而之所以被点为榜首,就是因为他扎根于百姓之中。
果然,自己没看错。
若是有一日张谦不再为民请命,那他便不再是张谦了,也就是他政治生命终结的时候。
【其一曰轻徭薄赋以养民力。
今有税吏追呼,虽锱铢必征;胥役下乡,鸡犬不宁。
宜划定不加赋之限,更设便民仓,岁丰则籴,岁歉则粜,使耕者不惧荒年。
譬如江南桑蚕,若减一分绢税,则民间多织十匹绫罗。】